原標題:法國媒體給《盛夏》打出了六個金棕櫚! | 戛納電影全覽

Dee

DAY

04

中國影評人團打分

法媒場刊評分

《國際場刊》影評人評分

【主競賽】

盛夏

Лето

導演:基里爾·謝列布連尼科夫

編劇: Michael Idov / Lily Idov

主演: Teo Yoo / 伊琳娜·斯達申鮑姆 / Roman Bilyk / Alexander Kuznetsov / 菲利普·阿德耶夫

類型: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俄羅斯

語言: 俄語

片長:126分鐘

黑犬

深焦影評大賽第二屆冠軍

88/100

年度搖滾樂迷不可錯過的電影,攝影和原聲都很棒,雖然有將電影拍成mv之嫌,但還是充滿靈氣。致敬彩蛋隨處可見,Iggy pop,the who,大門大衛鮑伊披頭士歡樂分裂地下絲絨等等,它該以Isaiah Berlin的那句作結:What a summer it was!

Peter Cat

87/100

謝列布連尼科夫終於把自己舞臺調度技巧用在了真的“舞臺”上。一個愛情故事。恰好是在前蘇聯。在八十年代。在列寧格勒聖彼得堡。在兩位蘇聯搖滾“教父”之間。一些吉光片羽的生命記憶。

圓首的祕書

深焦影評大賽第一屆冠軍

87/100

應該是評委會大獎水準。跟柏林的《多甫拉托夫》有一比,尤其是房間內部的羣像和複雜調度,基本就是同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不過同樣是講極權體制下的藝術,這一部要有趣的多,說着說着就開始唱,唱着唱着就開始畫,畫着畫着又出來一個人全然間離,告訴你以上這些都沒發生過,是一部非常浪漫,非常有想象力,但又有蛋蛋憂傷的複雜作品。更不用說三角故事有多曖昧動人暗流洶湧了,特別喜歡兩次對仗的開門,混雜着欽慕、嫉妒、恐懼、失望,情緒幾乎完全在幾個人的眼神和行動之間流動起來,可見導演功力。唯一的結尾輕微拖沓,粉筆畫式的卡通還有更多可以利用的空間,看好這個導演!

Zac

80/100

燥動,活潑,處處外溢的創造和複雜的調控;搖滾地輝煌然後搖滾地退場,儘管內心劇痛,音樂和愛都可轉手給搖滾的新希望,在黃昏裏爲搖滾繼續發聲。

翹楚

80/100

主競賽第一部讓人全情投入的電影,差點在盧米埃爾廳蹦起來,完美的觀影感受。雖然主打八十年代情懷牌又有些小清新,但是!社會主義搖滾不分國界!自由反叛的力量從影像中全然釋放,攜帶着洋洋灑灑的愜意與活力,每一首原聲都好聽。

2miao

75/100

用黑白畫面勾勒的盛夏光景,和穿插着的彩色蒙太奇,提供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觀影體驗。長鏡頭靈活地轉着,歌聲不斷地迴響在早場的盧米埃爾廳,那些集體的或私人的,涉及政治的或訴諸情感的,都幻化於一體最終變成我腦子模糊又美好的印象。

柳鶯

70/100

一個在夏天醞釀的傳奇,無論從內容到形式都似撲面而來的豔陽,將觀衆照得措手不及卻始終情感充沛。黑白攝影考究精緻,可惜華麗視聽下內容過於肆意冗長,配合主題插入MV將敘事節奏打碎,使得人物雖可信,卻並非十足動人。自帶光環的主題,觀衆高分指日可待。

70/100

溢出屏幕的反抗與青春,視聽滿分。

朱馬查

50/100

視聽竭盡全力然而反而沒有了搖滾樂的生澀原始生命力,內核又太過膚淺,對於這些真實人物的內心,導演似乎也無意走太深。單純就mv技法來說,發三首歌mv視覺創意雷同,也沒辦法買賬。

喜歡,輕吻,快跑

Plaire, aimer et courir vite

導演: 克里斯托夫·奧諾雷

編劇: 克里斯托夫·奧諾雷

主演: 文森特·拉科斯特 / 皮埃爾·德隆尚 / 德尼·波達利德斯 / 阿黛爾·維斯梅思 / 克萊蒙·梅特耶

類型: 劇情 / 愛情 / 同性

語言:法語

片長: 132分鐘

黑犬

深焦影評大賽第二屆冠軍

70/100

喜歡全片洋溢的藍色,這部電影已可以不需要高亮lgbt,且在艾滋病題材的處理上恰到好處、遊刃有餘,它關心的是純粹的相遇與愛。從奧諾雷的曾經的電影看,他確實是很有作者性的導演,在電影中填入大量音樂/繪畫/電影/文學,但音樂實在是過於飽滿。遺憾的是他的人物關係以及感情是我難以與之共情的。

朱馬查

70/100

巴黎的孤獨羣像西海岸的蓬勃力量。既是邊緣人的肆意人生觀的正常化表達又是社會精英知識分子的日常愛與痛。和去年伊斯梅爾一樣激情戰勝了精細結構與情節對人物的愛擊碎了敘事節奏結果就是一面沉醉故事一面覺得冗長囉嗦。我覺得這片表達的內核比《盛夏》搖滾多了。

2miao

70/100

擁抱生活有多難放棄生命就有多難,四處留情人總有道不盡的苦悶。不強調性向或疾病,不過度煽情或悲傷,不執着追溯過往也沒有展望未來,一段段藍色戀情徐徐展開然後緩緩落幕。

Peter Cat

70/100

90年代氛圍是迷人、憂傷且絕望的,表演是好的,甚至連矯情都是現實主義的,但觀衆依然和影片半自傳式的真摯情感隔了好幾層,這種尷尬多半來源於導演在調和舞臺感和情節劇這兩種元素上的失衡。

翹楚

50/100

巴黎藍調小清新,洗眼肉體盛宴。走出影院覺得眼前的每一個男性都不對了,我果然很直。(叉腰

十二辰子

50/100

典型法國電影,沒有特色。

【一種關注】

邊境

Gräns

導演: Ali Abbasi

編劇: Ali Abbasi / Isabella Eklöf / John Ajvide Lindqvist

主演:Eva Melander / 埃羅·米羅諾夫 / Viktor Åkerblom

類型:愛情 / 驚悚 / 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瑞典 / 丹麥

語言: 瑞典語

片長:108分鐘

黑犬

深焦影評大賽第二屆冠軍

88/100

極致浪漫,想閉上眼睛。這部作品某種程度上延展了電影的維度,它吸引你去調動觸覺嗅覺味覺。嗅覺在其中是辨認慾望情緒的工具,在兩個freaks身上,他們以聞吮觸相互舔舐、慰藉。男性身份在這部電影裏反而是個謎,失蹤的不再是女人:起初她以嗅覺探知他,再是她經由他探知自己,最終他幫她找到自己。

圓首的祕書

深焦影評大賽第一屆冠軍

70/100

新瓶舊酒。一個典型甚至露骨的歐洲價值,包裹在層層奇幻和懸疑的北歐風格外殼裏,到底有多大用,還是值得商榷。何況外殼如此“挑釁性”的一部作品,卻不具有任何思辨性和爭議性,實在是很遺憾。把美拍醜很容易,把醜拍美還是很難。

十二辰子

70/100

一臉驚恐的欣賞完這部異類伊甸園。

翹楚

65/100

難以描述與評分的電影。似乎從中間到後面有些崩塌,但這片兒本來就奇怪呀!原本以爲只是醜陋美學plus特寫鏡頭的挑戰、身體與兩性的奇觀,獸性覺醒與自然神祕力量,轉而加入性侵幼兒的元素,後來又變成成人童話?

【影評人週】

野性

Sauvage

導演: 卡米爾·維達-那克

編劇: 卡米爾·維達-那克

主演:費利克斯·馬利陶德

類型: 劇情

語言: 法語

片長: 97分鐘

Zac

90/100

以真誠的描繪呈現一個邊緣的故事,細膩的捕捉和入木三分的刻畫使成品免於流俗和過分獵奇,野性不在肉慾而在於渴望靈魂親近。

Peter Cat

73/100

從一個男妓視角構建了一套美學和生活秩序,清晰地圖示化了“野性”這個詞它的歸屬。

2miao

70/100

很強的長片處女作,無關政治也不強調愛情,殘酷地讓一位迷失的年輕男妓在夥伴和客人間兜轉一輪後回到原點。但片子又是溫柔的,少許的可貴幽默調解了這個異乎沉重的故事。

十二辰子

65/100

少女心男妓的撒嬌戀愛之旅,無論兩性關係還是同性關係都逃不開愛與被愛的尷尬。喜歡導演對於小細節的感知與捕捉。

-FIN-

深焦戛納電影短評合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