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耳蝸被廣泛用於重度和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治療。人工耳蝸發明至今已有60餘年的歷史,早期的“人工耳蝸”只有一根電極,如今的人工耳蝸包含聲音處理器,言語處理器,接收/刺激器,以及多導電極。隨着人工耳蝸硬件和軟件等綜合性能的完善,植入者術後的言語能力得到極大改善。

人工耳蝸通過合成電刺激信號代替自然耳蝸的電生理信號來發揮作用。手術植入只是人工耳蝸起作用的第一步,而聽神經能否適應合成電信號的刺激纔是人工耳蝸發揮效果的關鍵。臨牀早已證明,人工耳蝸合成的電刺激信號強度在人體安全範圍內,但它與耳蝸產生的生物電信號仍然有差別。爲了確保人工耳蝸處於最佳工作狀態,並與植入者的聽覺系統達到最優匹配,人工耳蝸植入術中以及術後都需檢測和調試。

其實早在耳蝸植入時,聽力師已經對植入體狀態進行了初步評估,這個過程稱爲人工耳蝸的術中監測。一般植入體放置完畢後,聽力師會立即檢測植入電極的狀態以及聽神經對植入電極刺激的反應性,一旦出現問題,主刀醫生可以第一時間調整植入體,以確保術後耳蝸能發揮最大作用。

人工耳蝸開機伊始,聽神經以及聽覺信息處理中樞對電刺激信號很陌生,盲目使用高強度的電刺激信號,一方面可能會造成聽覺系統的損傷,另一方面會使耳蝸植入者產生不適或疼痛感,對於年幼的寶寶來說,甚至可能產生戴耳蝸就會疼痛的條件反射,日後不願佩戴耳蝸。因此在開機初期,人工耳蝸調試會比較頻繁,我們建議開機後每2周進行一次調試。聽力師會逐漸提高電刺激信號的強度,使植入者緩慢適應電刺激信號。不僅如此,聽力師會在電子耳蝸中保存多個程序,讓植入者回家後逐步更換程序,讓耳蝸適應電信號刺激。這個頻繁調試的階段一般需要持續到開機後3個月,在這個階段,植入者的主要任務是使聽覺系統熟悉並適應電刺激信號。

儘管聽覺系統與人工耳蝸的適應是一個終身的過程,但是最初的“磨合”期需要3個月到半年不等,具體時長與植入者的年齡,聽覺系統的結構,植入者的語言基礎相關。完成磨合後,聽覺中樞逐漸識別電刺激中攜帶的複雜言語信息,開始語言學習。

在語言學習初期,聽覺系統感知各頻段言語信號的能力參差不齊,聽力師需要調整電子耳蝸對不同頻段聲信號的電刺激強度,使聽覺系統對各頻段信號適應性達到最佳,這是一個“微調”的過程。當植入者對各個頻段聲信號的識別能力達到最佳時,植入者才能分辨相近音節的細微差別,更好地進行語言學習。進入這一階段後,聽力師可以根據植入者在語言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如對鼓聲(低頻聲),喇叭聲(高頻聲)等各頻率聲音的反應性,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我們建議植入者完成電刺激信號適應後,每一個月左右進行一次程序“微調”。這一過程一般會持續3個月到半年。

隨着人工耳蝸佩戴時間延長,植入者的聽覺系統已經完全適應了人工耳蝸的電信號,植入者可以使用與自己聽覺系統適應的一套程序。然而人的聽覺系統也會隨着環境和年齡變化進行適應性改變。植入者使用電子耳蝸1年後,宜每1~2年進行一次人工耳蝸調試,調試的內容除了檢測人工耳蝸的工作狀態,還有助聽聽閾測試,以及根據助聽聽閾完成各個頻率的微調工作。

此外,日常生活偶爾會發生各種意外事件,比如植入體磕碰,麥克風口堵塞,傳輸線圈失靈等等。植入者一旦發現聽力下降,需警惕人工耳蝸部件故障,宜儘早聯繫聽力師進行人工耳蝸狀態和聽力的檢測,儘早排除故障,恢復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