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爲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爲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爲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爲《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爲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爲《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爲《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爲“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爲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爲經典,成爲《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目錄:國風·陳風

宛丘

東門之枌

衡門

東門之池

東門之楊

墓門

防有鵲巢

月出

株林

澤陂

宛丘

先秦:佚名

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翿。

關於這首詩的背景,主要有三說。一是刺陳幽公說。二是刺陳好巫風說。三是情詩戀歌說,此爲“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以後多數學者的看法,認爲《陳風·宛丘》一詩表達了詩人對一位巫女舞蹈家的愛慕之情。

東門之枌

先秦:佚名

東門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於差,南方之原。不績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於逝,越以鬷邁。視爾如荍,貽我握椒。

這是一首描寫男女愛情的情歌,它反映了陳國當時尚存的一種社會風俗。朱熹《詩集傳》曰:“此男女聚會歌舞,而賦其事以相樂也。”

此詩是以小夥子爲第一人稱口吻寫的,姑娘是子仲家的女兒。開篇就交代了男女歡聚的場所:陳國的郊野有一大片高平的土地,那裏種着密密的白榆、柞樹。這既是地點實寫,也是交代春天勝景。在這樣一個美妙的時光,美好的地點,一羣美麗的人兒,做着美妙的事情:子仲家的姣好少女,跳着飄逸優美的舞蹈。春天來了,少男少女的春天來了,他們以曼妙的舞姿吸引着對方多情的目光。

衡門

先秦:佚名

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飢。

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

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

此詩在章法上也較獨特,先是敘事,由敘事引發議論。“興”沒有放在詩首,而是放在議論之前,且與所興之事又共同構成旨意相同的議論,使議論充滿了形象感而未流於枯燥,加厚了詩意。

《陳風》中多爲情詩,說明陳地人民非常善於歌唱愛情。因此,能在這片土地上誕生這樣一首富有哲理的情歌,也就不足爲奇了。

國風·陳風·東門之池

先秦:佚名

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東門之池,可以漚紵。彼美淑姬,可與晤語。

東門之池,可以漚菅。彼美淑姬,可與晤言。

這是一首歡快的勞動對歌。可以想像,這種場面,時至今日,還屢見不鮮。漚麻的水,是有相當強烈的臭味的。長久浸泡的麻,從水中撈出,洗去泡出的漿液,剝離麻皮,是一種相當艱苦的勞動。但是,在這艱苦的勞動中,小夥子能和自己鍾愛的姑娘在一起,又說又唱,心情就大不同了。艱苦的勞動變成溫馨的相聚,歌聲充滿歡樂之情。

關於此詩的背景,《毛詩序》謂“《東門之池》,刺時也。疾其君之淫昏,而思賢女子以配君子也”,蘇轍《詩集傳》謂“陳君荒淫無度,而國人化之,皆不可告語。故其君子思得淑女,以化於內”,都將詩意與政治聯繫起來。

東門之楊

先秦:佚名

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昏以爲期,明星煌煌。

東門之楊,其葉肺肺。昏以爲期,明星晢晢。

這首詩中那在白楊樹下躑躅的人兒,究竟是男、是女,很難判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或她)一定是早早喫罷晚飯,就喜孜孜來到城東門外赴約了。這約會在初戀者的心上,既隱祕又新奇,其間湧動着的,當然還有幾分羞澀、幾分興奮。陳國都城的“東門”外,又正是男女青年的聚會之處,那裏有“丘”、有“池”、有“枌”(白榆),“陳風”中的愛情之歌《東門之池》、《宛丘》、《月出》、《東門之枌》,大抵都產生於這塊愛情聖地。

墓門

先秦:佚名

墓門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國人知之。知而不已,誰昔然矣。

墓門有梅,有鴞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訊之。訊予不顧,顛倒思予。

這是一首諷刺、斥責品行邪惡的統治者的詩,可能出自於民間歌手。《毛詩序》指出:“《墓門》,刺陳佗也。”陳佗爲春秋時代陳文公之子,陳佗在桓公病中殺太子免,桓公死後他又自立爲君,陳國大亂,後來蔡國爲陳國平亂,終於誅殺陳佗。據《毛詩序》,這首詩就是針對陳佗而發的。

防有鵲巢

先秦:佚名

防有鵲巢,邛有旨苕。誰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誰侜予美?心焉惕惕。

關於此詩的背景,朱熹認爲這是一首情詩。他在《詩集傳》中說這是“男女之有私而憂或間(離間)之詞”。朱熹的說法,抓住了詩歌情緒的焦點,又從“予美”二字引伸,才得出情詩的結論。現代學者多贊同朱熹的觀點,認爲此詩是爲相愛的人害怕離間而失去愛情所創作的。

詩經·陳風·月出

先秦:佚名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關於詩的主題,《毛詩序》認爲是諷刺陳國統治者“好色”,朱熹《詩集傳》謂“此亦男女相悅而相念之辭”。高亨《詩經今注》認爲描繪“陳國統治者,殺害了一位英俊人物”。多認爲是月下相思的愛情詩。

詩從望月聯想到意中女子的美麗,想起她的面容,想起她的身姿,想起她的體態,越思越憂,越憂越思……深沉的相思,美人的綽絕,月夜的優美,構成了動人情景,又別是一番詩情畫意了。

株林

先秦:佚名

胡爲乎株林?從夏南!匪適株林,從夏南!

駕我乘馬,說於株野。乘我乘駒,朝食於株!

此詩有其本事。《毛詩序》曰:“《株林》,刺靈公也。淫乎夏姬,驅馳而往,朝夕不休息焉。”

《陳風·株林》一直以來被認爲是揭露陳靈公君臣的荒淫生活,諷刺上層統治者的政治腐敗的作品。

國風·陳風·澤陂

先秦:佚名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爲,涕泗滂沱。

彼澤之陂,有蒲與蕳。有美一人,碩大且卷。寤寐無爲,中心悁悁。

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爲,輾轉伏枕。

關於此詩的背景,古代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毛詩序》認爲此詩刺陳靈公偕大夫孔寧、儀行父與夏姬通姦,導致國中淫風熾盛。現代學者一般認爲這是一首水澤邊女子思念一位小夥子的情歌,也有人認爲這是一位男子追求他的心上人而不可得,於是一腔愁悶,發而爲歌,遂唱出此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