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友鳥兒的《昨日記》,被一句粗魯的話感動:

……突然把酒杯往桌上一戳,嚷道:他孃的,要戒酒!日子這麼好,身體不能搞壞!

有多少人,生活在一個向上的時代,卻感受不到生命的美好?

前天,我縣某中學又一位老師抑鬱了,從教學樓頂跳下。高位截癱,沒有死。唉,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究竟爲何抑鬱,坊間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就在幾月前,縣一中也有一位老師,四十多歲,從教師宿舍樓跳下,結束瞭如夏花之美的生命。據說也是抑鬱。

一年之內,兩位教師跳樓。三千分之二的比例,怎麼說都有點高。這兩人中,有一位曾是我的前同事。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不免心有慼慼。

抑鬱不會平白無故發生,主要是壓力所致。

又一位教師抑鬱了!爲何在向上的時代,我們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

說到教師這個職業,外界一致的印象是,工作穩定、待遇好、假期長。但這只是表象,教師職業的諸多壓力,並非人所盡知:

工作量壓力。每天兩節課的背後,是繁重的備教批輔考、班級管理及各種瑣事。

低收入壓力。一是絕對的低,教師收入很難讓妻兒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二是相對的低,相對公務員低(這樣比較是因爲有法律規定),相對同等學歷能力的人羣低。

低評價壓力。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已不能滿足人民羣衆日益提高的教育質量需要,社會對教師羣體的評價一路走低,教師深感壓力。

職業風險壓力。學生在校內發生任何安全風險,教師都有責任。管理嚴格了,又容易踩線。

競爭壓力。績效考覈、成績排名,使教師心裏時刻繃着一根弦。

升學率壓力。壓力由教育主管部門向下傳導,最後全部着落在教師身上。

職稱壓力。教師職業發展的唯一通道,就是職稱晉升。但職稱指標少,競爭激烈。

現在又增加了一個縣管校聘壓力,如果成績排名靠後,人際關係處理不好,還有被淘汰的危險。

列舉這麼多壓力,並非對教師職業的否定。世間任何職業都有困難和挑戰,就算是做皇帝,也要時刻提防有人謀反。

教師職業的壓力,有一些能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得到解決或減輕。而有一些,卻是職業特點決定的,無法迴避,只能自己想辦法紓解。

又一位教師抑鬱了!爲何在向上的時代,我們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

我也正在經歷這些壓力,偶爾也會感到“生無可戀”。每當這時候,我都會警覺起來,然後對自己進行一次壓力評估。

心理學和醫學相關研究表明,過多過重的壓力,是產生身心疾病的重要原因。壓力過大,可能會有以下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變化。

1、生理變化:食慾不振、神經性頭痛、消化不良、失眠、發早白、性慾減退、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2、心理變化:焦慮、易怒、失去幽默感、提不起興致、自我評價下降、經常後悔、社交恐懼……

以上生理和心理症狀中,如果都有3種以上,就應注意了,你的壓力已經很大,需要及時調適。

那麼,教師該如何疏解職業壓力呢?

又一位教師抑鬱了!爲何在向上的時代,我們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

下面這五種方法,實證有效。大家可點擊收藏,有空的時候,找出來反覆閱讀——教書不讀書,親人兩行淚呀!

1、優化工作。

推薦制定工作計劃、寫工作日記。除了學期、月度、和周工作計劃,還要制定每日工作計劃。我用的是便箋。每天早上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坐下來,把今天要做的事,按輕重緩急,記錄在便箋上。完成一件,劃去一件。這樣可避免陷入忙亂和焦慮。

我的朋友鳥兒,每天在微信公衆號寫工作日記,已經堅持了三年。梳理工作的同時,還可反思沉澱。在平凡的崗位上,他過得充實而積極。

還要學會拒絕,不做不擅長的工作。比如兼職不熟悉的課程,臨時指派的外宣任務等。做不擅長的工作,壓力會倍增。

2、調整心態。

減少關注瑣事的數量。諸葛亮“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終日流汗”,以致“出師未捷身先死”。當老師的,尤其是班主任,最喜歡事事關心,令自己終日疲憊。適當減少關注瑣事的數量,讓內心安靜一些,壓力就沒那麼大。

不去想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其實,杞人憂天,也未必憂得完全沒有道理。小行星撞擊地球,從概率上講是可能的。可是這種事,誰也無法控制,憂又如何?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事,比如高考指揮棒問題,老師們談起來總是深惡痛絕。老想這樣的事,難免鑽牛角尖,徒增煩惱而已。最好少想。

不過分自責。學生出事了,班級沒考好,只要盡到了職責,付出了努力,都不要過分自責。影響事件結果的因素是複雜的,你的主觀意願,只是其中之一。

自我肯定。取得成績時,給自己一些獎勵。買件喜歡的衣服,也能帶來好心情。

3、運動減壓。

跑步是最好的運動,既鍛鍊了身體,又能有效緩解壓力。我每次寫文卡殼的時候,就到跑步機上跑半小時,跑完後心情開朗了許多,思路也變得更清晰。

深呼吸。腹式呼吸,先深吸一口氣,憋3秒,然後緩緩吹氣,將腹內氣息全部呼出,並想象體內濁氣及煩悶亦同時被排出。此方法,用於消除緊張,效果立竿見影。

冥想。以舒服的姿態臥或坐,閉目,自頭頂、五官、脖頸向下,至兩臂、胸腹、兩腿,依次放鬆。然後將意念集中於前額中央或丹田處,放空大腦。如果腦中有思緒飄忽,無法放空,也不必執着,不要凝聚心力去想任何事即可。

做瑜伽。適合女教師。做瑜伽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身體柔韌度,還能消除疲勞,釋放壓力,使人進入寧靜舒暢的狀態。

又一位教師抑鬱了!爲何在向上的時代,我們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

4、社交減壓。

老師們經常抱怨,每天忙得連喝口水的工夫都沒有。同事之間,只有工作關係,少有社交關係,是常有的事。偶有交談,也以發牢騷居多。

其實,工作上的壓力,不一定要向同事傾訴。同事之間容易共情,可能引發負面情緒的乘數效應,反而有害。

心中有煩惱,可向親人密友傾訴,他們不能爲你解決問題,卻能給你安慰。大多數教師,社交面比較窄。一來工作忙,無暇社交;二來囊中羞澀,無力社交。其實,君子之交淡如水,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與愛好興趣相同的人交往,不摻雜名利,建立的友誼更真誠。

人是羣居動物,害怕孤獨,是與生俱來的。沒有社交,就沒有安全感。教師雖處學校這個喧鬧的環境,內心其實是荒涼寂寞的。正如劉德華歌詞所唱,“在人多時候最沉默,笑容也寂寞”。所以適當拓展社交圈,能增強安全感,緩解內心壓力。

5、培養愛好。

有業餘愛好的人,大多活得充實,性格也開朗。釣魚、下棋、種花、打球、旅遊、音樂、美術,等等,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愛好。

古人云:人無癖,則無趣。一個沒有愛好的人,必是面目可憎的。爲何?因爲沒有愛好,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便無處紓解。情鬱於中,難免自傷。發之於外,又會令他人不爽。所以一個人必須有點愛好,最不濟,偶爾在假日裏打點小麻將,也可以小賭怡情呀。

教師如果能結合自己的專業方向培養個人愛好,生活與工作相得益彰,說不定還有意外的收穫。我們作者羣裏,很多是教師,平時就喜歡舞文弄墨。在平臺寫作,不但滿足了表達的需要,還能獲得一些收入,工作所帶來的壓力也就煙消雲散了。

又一位教師抑鬱了!爲何在向上的時代,我們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

有時候很不能理解,上下五千年,當下的中國,應該是最好的時代,爲什麼我們反而更容易抑鬱?要說壓力,叢林時代,人的壓力是最大的,因爲時刻面臨死亡的威脅,但原始人沒有因此抑鬱。

所以我們的壓力,雖緣起於外部,實孳生於內心。也因此,當我們無力改變外部環境的時候,通過對內心的調整和修煉,應該也可以將壓力紓解甚至完全消除。

最後,讓我們以普希金的詩共勉: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裏須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