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跟大家科普一下B貨是怎麼加工出來的。B貨是拿一些顆粒較鬆散,質地較差的翡翠品種,拿去雕刻然後在把半成品放置在鹽酸或硫酸桶子裏面浸泡,放置1~3個星期,這樣祛除表面雜質、黃褐與灰黑色。

浸泡完酸後要讓翡翠孔隙變大,通常會浸泡強鹼氫氧化鈉,這種方式會徹底破壞翡翠的結構,幾乎可以完全捏碎它,當然並非所有B貨都會有這道工序。

然後就是灌環氧樹脂。也是鑑定翡翠是否爲B貨的重要證據。經過酸鹼兩道程序,翡翠已經支離破碎,面目全非。這個時候必須填充環氧樹脂(無色)來增加強度與透明度。對酸鹼浸泡後的翡翠加以烘乾,然後置入密閉容器內抽真空,再將環氧樹脂灌入並持續增加壓力,使環氧樹脂徹底將孔隙充填完整。最後兩步就是把環氧樹脂高溫凝固,拋光成成品。

所以,重點來了,B貨翡翠是有填充環氧樹脂的,有樹脂的成分在裏面。

那麼,如果我們拿兩隻同樣的翡翠手鐲放在手上,如果明顯較輕那就要注意了。

下面重點的來了,把較輕的這個翡翠手鐲拿下在毛料衣服上快速摩擦30秒,手感覺到燙爲止。這裏還是注意一下天氣溼度,摩擦熱度以及紙屑大小(2~3mm),將翡翠輕輕的碰一下紙屑,如果紙屑能夠被吸附起來那手鐲就是B貨了。當然不能 吸起來的,不代表就是A貨。這是利用樹脂摩擦產生靜電的原理,非常符合科學原理,準確度百分之九十。歡迎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去實驗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