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工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所谓,工业强,则城市兴。西安航空基地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全国唯一的以航空为特色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肩负着发展振兴民族航空工业的光荣使命,承载着助力大西安装备制造产业迈向中高端的时代担当。

以核心装备、核心技术、核心平台、核心人才、核心产业为根基,特色产业集群凝聚新动能,军民深度融合激发新业态,营商环境提升燃起新活力……驱动万亿级工业大走廊战略产业的新引擎,西安航空基地正在展翼腾飞。核心装备:三压并举解决制造难题

如果说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那么大型框粱结构,则是飞机的“骨骼”。国产自研飞机要翱翔蓝天,不仅要“强心”,也要“壮骨”。在西安航空基地,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就依托核心设备——4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则为国产大飞机提供了“西安制造”的“铮铮铁骨”。在西安航空基地的良好产业生态下,三角防务已经成功建设起世界上最大的单缸模锻液压机。其技术水平、控制水平、精度水平均位于全球第一梯队。几年之间,三角防务已挂牌新三板,成长为我国防务装备生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更是国内民营企业在军民融合领域的佼佼者。

除了三角防务的大型模锻液压机之外,西安航空基地聚集了一批国之重器:西安博赛旋压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型强力 数控旋压中心,一举打破国际精密旋压技术的垄断;万方铂通热等静压处理中心,引进国内最大热等静压设备,是高性能新型材料生产研发不可或缺的关键装备。这些产业积淀,使西安航空基地已形成了“三压并举”的高端核心装备群。众多一流的航空制造装备,为我国航空、航天及汽车等高端军民融合领域解决核心难题,也见证着西安航空基地迈向产业中高端的历史新征程。核心技术:硬科技绽放工业之花

西安正处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工业作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基础,已从过去的拼数量、拼规模、低成本、微利润,成了如今的拼质量、拼设计、拼技术。在西安航空基地,诸多入区企业凭借核心技术,以航空硬科技为驱动源,加速驶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快车道,为大西安追赶超越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西安航空基地入区企业——西安飞鹰亚太航空模拟设备有限公司,就成功研制出了世界首台A320飞机全数字电动六自由度乘务训练舱。这台模拟乘务训练舱能模拟空中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状态,完成飞机起降、侧滚、空中颠簸等多种飞行姿态,也能模仿舱内起火、地面与海上迫降逃生等科目。同时,还能模拟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机场的起降等训练,使乘务人员在逼真的环境下进行训练,增强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实战经验,满足飞行安全的需要。这一技术的突破,标志着我国乘务训练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已经站在了世界前列。

除此之外,瑞森新材料树脂模具加工技术、中科天地航空模块生产、卓锐科技航空航天管路件工艺等航空硬科技企业最新技术成果,都彰显着中国航空城硬科技的硬实力。核心人才:托起航空产业腾飞之翼

人才,是实现追赶超越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近年来,西安航空基地紧扣“特色产业链”,打造“专业人才链”,持续增强区内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着力把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实力。

西安航空基地创新招才引智方式,加大人才服务保障,出台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人才发展暂行办法》,共有人才安家补助、人才生活津贴、最高达200万元的事业发展资助、企业培养人才专项补贴、引才伯乐奖等13项具体优惠政策,人才落户力度更优、引力更强。航空专业人才的双向培育、委托培育、量身培育,在基地也是屡见不鲜。通过人才招聘会、政策宣讲会、媒体平台推介宣传等多种方式,实施企业家培训计划,开展专题讲座培训,同时完善军民融合人才政策,形成了“科研+管理+实操”三级人才培养体系。

纷至沓来的天下英才,不唯地域、不拘一格。当前,西安航空基地以人才为核心的发展氛围日益浓厚。目前,航空基地拥有各类人才5万余人,多位院士、国家百人计划获得者、三秦学者在内的高层次人才也在此就业创业,航空专业人才数量、航空科技创新能力均居全国前列。核心平台:集聚发力彰显催化成效

建设信息共享交流平台、搭建技术高效转移平台、构筑产业协作配套平台……近年来,西安航空基地以国家级航空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逐步成型,引进军品认证、投资机构、成果转化等30余家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在孵的200余家企业提供各类保姆式服务,双创氛围愈加浓厚。

西安航空基地还新建了航空科技创新创业园、军民融合科技园等多个产业孵化平台。据悉,园区一期创业空间还未投入运营,已被多家航空中小企业预订一空。作为全国唯一的航空科技企业孵化器,西安航空科技创新中心已孵化培育超过400余家家创新创业企业,孵化企业围绕航空制造、航空新材料、装备制造、航空服务等航空基地主导产业方向,成为航空科技企业创业的首选之地。核心产业:军民融合燃动迈向高端引擎

“入区企业恒锵公司是一家港资控股的民营企业,从事飞机部附件维修业务,从2007年进入航空基地至今,产业链的聚集效应使其业务量增长了10倍,并已在新三板上市。”

在西安航空基地,像这样快速发展的企业还有很多。经过多年发展,在集飞机设计、整机制造、试飞鉴定、强度检测、专用装备制造、航空材料制备、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驱动下,超过1000家企业分布于航空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与企业之间渗透、分工和合作,已经形成极为适宜航空企业成长的产业生态。

坚定不移促发展、奋发进取图超越。当前,国家军民融合深化改革开启新篇,世界航空市场持续提升空间广阔。西安航空基地既是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核心载体,又是承接国际化大都市人口转移和功能疏解的主要阵地。众多机遇汇聚,西安航空基地已迎来了好风借力、乘势而上的新春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