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都切身感受到空气质量的改善。其实,空气质量改善两大因素,人为减排和气象条件影响。有这样一种提法:内因是排放、外因是气象。

那么,2018年空气质量的改善幅度中,天帮忙因素占了多少比例呢?

“去年我曾经讲过2017年跟2016年比,改善幅度里面人占了70%,天占了30%。2018年比2017年气象条件略好一些,通过空气质量模型和气象综合指数分析的初步结果来看,PM2.5浓度下降,人的努力占了三分之二左右,天的帮忙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在1月21日由生态环境部举行的2019年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表示。

但也不可否认,2017年和2018年这两年,整体上气象条件在空气质量改善中是处于一个助推作用的。

“大家可能还记得2017年的1月份有一个连续的重污染过程,那个时候气象条件比较差的,2018年的头三个月相对来说气象条件是有利的。2018年10月以来与2017年同期相比,气象条件是变差的,特别是在11月。” 贺克斌指出。

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从“十三五”环境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来看,PM2.5未达标的262个城市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4%,相比2015年下降24.6%;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相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均超额完成时序进度和年度目标要求。338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