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爲CIA提供情報的ISIS遺孀:巴格達迪險些命喪她手

來源:界面

記者 | 潘金花

29歲的烏姆·沙耶夫(Umm Sayyaf)曾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地位最高的女性人物之一。

她的家人是伊拉克出了名的聖戰主義者,她的丈夫阿布·沙耶夫(Abu Sayyaf)掌握着ISIS在敘利亞的油田,她有權出入ISIS的會議與討論場合,也曾在家中親眼見證ISIS最高頭目巴格達迪錄製宣傳音頻。

這一切在2015年5月15日發生了改變。在美軍三角洲部隊的突襲下,她的丈夫被擊斃,她本人也被俘獲。在那之後,曾身處ISIS核心圈子的她換了效力的對象——從巴格達迪,變作了美國中情局(CIA)和庫爾德情報機構。

被捕四年後,烏姆(原名Nisrine Assad Ibrahim)在伊拉克庫爾德斯坦首府埃爾比勒的獄中,首次向《衛報》講述了協助建構巴格達迪追捕網、以及差點讓這位ISIS最高頭目命喪黃泉的故事。

剛剛被捕時,烏姆一開始態度很堅決,她常常繃着一張陰鬱的臉,偶爾還會在獄中勃然大怒。直到2016年年初,她纔開始軟化態度,向情報人員吐露她所瞭解的祕密,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巴格達迪藏身何處。

烏姆花了很多個小時辨認情報人員提供給她的地圖和照片,她說,這些美國男性很有禮貌,她也將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了他們,其中包括自己的姑姑一直在爲巴格達迪準備藏匿之所。烏姆說,自己的姑姑從一開始就是巴格達迪的追隨者,兩個兒子也都以ISIS戰士的身份死去。

2016年2月,烏姆辨認出了一個位於摩蘇爾的藏匿地點。她對《衛報》說,“我把地方告訴了他們(情報人員),我知道他(巴格達迪)就在那兒,因爲那個地方就是爲他準備的,也是他本人最喜歡的。”

一位庫爾德情報官員回憶說,當時他們已發現藏匿地點周圍多出了不少警衛,隨後的種種跡象也表明巴格達迪就在其中,他們立即請求美軍行動,但美軍擔心空襲會造成平民傷亡,在猶豫之下沒有發動襲擊。“後來,美軍告訴我們,我們的判斷是對的。”

儘管最終未能擊斃巴格達迪,但烏姆依然“功不可沒”。另一位庫爾德情報官員向《衛報》表示,在烏姆的幫助下,他們已對巴格達迪的家庭和關係網有了清晰的認知,也對ISIS的人員構成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不過,烏姆的功勞依然無法彌補她曾經的罪孽。她被指控囚禁被劫持的美國女人質、人道主義工作者凱拉·米勒(Kayla Mueller),間接導致米勒2015年2月在敘利亞北部城市拉卡的死亡。

生前,米勒曾在烏姆位於敘利亞東北部小鎮沙答達的家中多次遭遇巴格達迪性侵,與米勒一同被奴役及虐待的還有九名在伊拉克被俘的雅茲迪女性。

烏姆在採訪中說,自己是無辜的,她除了遵守命令外別無選擇。她說,雅茲迪女性的到來讓ISIS的丈夫們“像野獸般”熱血沸騰,她與其他妻子“沒有感受到半點尊重”。

不過米勒是特別的,烏姆說,“她是個可愛的女孩兒,我喜歡她,我們相互尊重。”她與丈夫都認爲米勒比雅茲迪人“更好”,巴格達迪還曾給米勒開出條件,如果她成爲穆斯林,就能獲得自由。

烏姆勉強地向《衛報》承認,巴格達迪曾“擁有過”米勒,但她表示自己對其中的細節一無所知,也對米勒在拉卡的死亡表示無比震驚。

這與烏姆在埃爾比勒獄中的供詞相矛盾。埃爾比勒監獄與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均對她進行過審訊,並指認她一直在爲巴格達迪性侵米勒提供安排。幾位逃脫的雅茲迪女性也表示,烏姆並沒有區別對待米勒,對她們有多兇狠,對米勒就有多殘暴。

烏姆否認了這些說法,只說,“他(指巴格達迪)所做的一切都與我無關。有時候他會在家裏待上幾個小時,有時候是更長的時間,但我的家很正常,我給他還有我的丈夫準備的是茶。”

巴格達迪最近一次現身是在4月底ISIS發佈的一段視頻中,與五年前在伊拉克摩蘇爾宣佈“建國”時的意氣風發不同,巴格達迪在視頻中承認了ISIS在敘利亞戰事受挫,但他也威脅將發動更多報復行動。

據《鏡報》5月29日報道,英美陸軍特種部隊現正對巴格達迪展開新一輪追捕,情報人員推測他目前藏身於伊拉克西部省份安巴爾的邊境沙漠地帶。

烏姆也認爲巴格達迪人在伊拉克。“他不喜歡待在敘利亞,總想留在伊拉克。每次他都是露個面、辦完事就走了。我之前聽說他有去加伊姆(伊拉克西部邊境小鎮)和阿布凱馬勒(敘利亞東部邊境城市)的打算,不過那也是好久以前了。”

如今,烏姆每個月可以在獄中和家人見一次面,也可以尋求醫生和救援人員的幫助,但她不會因爲配合情報工作而得到減刑——埃爾比勒法院已判處了她死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