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参加中考,首先就要选择上普高还是中职,但是今后这种选择可以推迟一年再做了。9月3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试办综合高中班的指导意见》,江苏省将试点举办综合高中班,学生在第一学年结束时再选择上普高还是中职。

  根据《意见》,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均可举办综合高中班,每个班级人数原则上不超过45人,学制3年。新生入学后原则上全部注册为普通高中学籍,高一以普高课程为主,在第一学年结束时实行普职分流。选择普高课程的学生保留普高学籍,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可参加普通高考;选择中职课程的学生注册中职学籍,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参加高校对口单招考试。

  中职院校办综合高中班,在江苏已有近20年历史,学生毕业主要参加对口单招。目前南京有9所中专开办综合高中班,2018年共录取0.13万人。

  与现有的综合高中班不同,即将试点的综合高中班,将原本在中考时进行的普职分流,推迟到了高一,给了学生第二次选择的机会。目前江苏各设区市中,泰州已从2018年开始在中职学校探索举办综合高中试点,学生可自主选择普高或中职。

  在高中阶段进行普职分流,国内已有多个省市进行过试点。2014年,北京14所职高开设综合高中班,学生办理普高学籍,一年后根据成绩和个人意愿选择普高或职高。2017年,河南在94所中职院校开办综合高中班,学生办理中职学籍,一年后不超过40%可转入普通高中学习。甘肃今年开始试点普通高中分流教育,允许普高学生在高一结束后自愿转入中职院校。

  上世纪90年代末,曾经有十多个省市试点过综合高中,但因为定位不明确,教育质量不过关等原因,大部分地区逐渐停办。这次江苏试点综合高中班,有哪些意义呢?

  综合高中班 多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

  荔枝小编以为:试点综合高中班,学生可以先上一年普高,再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更理性的选择,相比中考后就进行普职分流,显然更加人性化。但是对学校来说,如何兼顾普高和高职课程,怎样为学生进行分流指导,将要面临许多新挑战,还有赖于更进一步的政策指导。

  各方观点:

  安徽芜湖两所已试点高中普职分流的学校,火龙岗中学校长任元华、城南实验中学校长奚家鑫认为:综合高中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好,分流到中职班后再学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参加本科院校对口高招时,会有明显的优势。

  教育学者熊丙奇建议,《普及高中教育须认真推进普职融合》:每一所高中学校,既开设学术性课程,又开设技职性课程,由学生结合未来升学目标自主选择。这有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在中考时简单按分数分流。

  中国青年报认为,《普职融通不只是赋予学生更多可能性》:此举有利于打破目前的“一考定终身”现状,破除普高和中职的绝对界限,是目前的政策框架下,尊重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创举,促进了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来源:江苏教育频道/赵英雷 编辑/贝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