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前還有一個研究指出,好學校或有好成績的學生,不會比壞成績的學生有成就,因爲如果從小就有好成績會讓他有種不想要嘗試與失敗的優越感,簡單點來說,就是隻會做一些一定不會失敗的事情 (最後就是幫大公司上班)。當今偉大的思想家、領導者或企業家顯少是成績好的乖乖牌,反而是那羣最敢挑戰權威、勇於嘗試冒險的人,不難想象,這羣人在大學時代成績大多不盡理想。


如果你在校成績不理想,別擔心,看完以下研究,你的心情會大好!

長輩總是告訴你,要乖乖用功讀書才能出人頭地,將來可以坐辦公室然後賺大錢飛去環遊世界。醒醒吧!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長輩沒告訴你的是,不管你拿甲上還是丙下,其實真的沒差…

 

面對事實吧,相較於那些成天把自己鎖在圖書館“優等生”,大學時代參加一堆活動然後老是拿丙下的學生其實累積了更多生活經驗!

“被當”也是一種人生經歷;熬夜臨時抱佛腳卻還是拿不到90分也是人生重要經驗,而且說實話,這些“負面經驗”更能讓人成長,讓人學會如何在衆人面前自由談吐、遇到騙子時更有警覺性,且即使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也能自若地與他攀談。

應該說,以前年代因爲真的沒有這麼多的地方可以學習,而且社會也沒這麼先進,所以成績確實真的很重要。但在我們現在先進而且到處都可以學到東西的環境裏,相對的成績就變得沒這麼重要了。象是說,以前一定要去上學,因爲只有學校纔有圖書館可以學習,但現在只要有搜索引擎,啥都能找到。

 

在大學,成績至上;但出了社會,經驗纔是王道。

一旦你脫離“畢業生找工作”的身份,就再也沒有人會問你大學成績如何,大家會注重在你適應力、創新力和好不好相處,而這些東西都不是教室裏會教你的東西。

 

丘吉爾曾說過:“成功祕訣在於,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之後,仍能保有熱熱情。”

 

當今偉大的思想家、領導者或企業家顯少是成績好的乖乖牌,反而是那羣最敢挑戰權威、勇於嘗試冒險的人,不難想象,這羣人在大學時代成績大多不盡理想。比爾蓋茲、喬布斯和大企業家理查德?布蘭森就是最好的例子。

哈利波特作者JK Rowling說:“你人生中不可能沒有失敗,除非你超小心的過生活,但那也代表你根本就沒有活過”

之前還有一個研究指出,好學校或有好成績的學生,不會比壞成績的學生有成就,因爲如果從小就有好成績會讓他有種不想要嘗試與失敗的優越感,簡單點來說,就是隻會做一些一定不會失敗的事情 (最後就是幫大公司上班)。但有嘗試創業的人都知道,創業就基本上一定會失敗,最重要的就是失敗後還要不管身邊人的看法,繼續嘗試,繼續失敗與學習。

你如果看看身邊成功的人,就會發現他們是那種不按牌理出牌,並且敢不斷嘗試與失敗有勇氣之人。怕失去就不會得到。

 

只要腦袋夠靈活且附有熱情,要改變世界不一定要靠優異成績,有些成功者甚至連畢業證書都沒拿到。

這些成功者在年輕時就知道,雖然社會和衆人對“好成績”大力推崇,但他們明白成績好不代表一切。雖然你可能會認爲這些例子有些極端,但重點是,你是否有勇氣和他們一樣,擺脫社會期許,並選擇一條自己認爲對的道路。

 

成功的祕訣在於,追隨你的勇氣,並清楚知道何謂錯誤決定。

即使你的中國近代史拿到全班最高分,也不代表你知道如何應付背後捅你刀的同事。多數成功的人之所以無法拿高分,原因在於他們花更多時間創造自己的想法,而非鑽研他人的思路。如果喬布斯自己就能有好點子,他爲何還要花時間研究別人的想法呢?(怎麼會這麼有道理?!)

 

愛因斯坦曾說過:“人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要一條天才魚學着爬樹,那他一輩子都會以爲自己是笨蛋。”

如果你現在正因爲成績拿不到90分而沮喪萬分,別灰心!如果你某科快被當掉了,其實也不用想太多,要知道外頭機會多的是,多數成功的祕訣真的不在成績,而是一個人對所愛事物是否抱有熱忱。

最重要的結論就是:不是說功課不好或好就能預測一個人會不會成功,真正成功的祕訣就是勇於嘗試,和能跟”失敗”成爲好朋友,而透過跟那位好朋友的交往成爲更厲害,更有效率的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