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玲:滿眼故事,卻不見風霜

5月29日,改編自張愛玲經典作品《半生緣》的同名電視劇在北京衛視正式上映。此前,劉嘉玲攜蔣欣、鄭元暢、郭曉東出演的陣容一經公佈,就引爆了觀衆的期待。而時隔6年,她將再次爲影視作品獻唱,一曲《花開凋落》,以知性的嗓音唱盡半生情緣,目前,歌曲的MV已經正式上線。

在劇中,“兩個劉嘉玲”被自然地詮釋出來:一個是演員劉嘉玲,她時隔多年重回電視劇熒幕,化身片中的顧曼璐;一個是歌者劉嘉玲,她暌違六年再次獻唱,一首《花開凋落》緩緩道來,同時她也是人物主題曲的詮釋者。

“梁先生不接電視劇,是因爲他記不住那麼多臺詞”

劉嘉玲自2004年的《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後,就再沒拍過電視劇,觀衆看到她更多是從電影銀幕上。其中,《狄仁傑》電影系列裏的武則天,是她近年來最深入人心的角色:站在男人環繞的政治漩渦中心,不是花瓶點綴,而是最高統領。

而在大衆眼中,她確實有這樣的“女王”氣質,極具世事歷練出來的智慧,不動聲色處變不驚,鎮得住場卻也留得有餘地。

然而女王氣場是否適合《半生緣》呢?原著中的顧曼璐出場時不到三十歲,這是許多觀衆起初質疑選角的重點。對此劉嘉玲表示,新版中有不少對人物的調整和改編:“我並不是要演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姑娘。”並且,她也直面了大家對她女王氣場能否演繹這一人物的懷疑。“我是個專業的演員,我演女王,你可能覺得我是女王,我演個舞女,你就會看到我是舞女。這是我要去做到的功課,我要面對的演技的考驗。從造型,對張愛玲的認知,對上海的感受,對人物的摸索,跟其他演員的磨合,我都盡了最大努力,我覺得這次還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其實,出演《半生緣》中“顧曼璐”一角,劉嘉玲一開始對此是猶豫的,但她猶豫的不是角色契合度,而是擔心電視劇的臺詞量和工作量,是她所喫不消的。她玩笑着拿丈夫梁朝偉舉例:“那麼多電視劇找梁先生他都不接,就是因爲他記不住那麼多臺詞啊!”但劇方充滿誠意,專門拜託劉嘉玲好友施南生做“說客”,面對好友的推薦,也出自對張愛玲作品的喜愛,劉嘉玲才下決心接了這部戲。

張愛玲的小說,劉嘉玲一部不落地全看過。她非常喜歡張愛玲的文字:“她的文字裏面好像是有味道的,好像能聞到上海的香水味,或者弄堂裏面馬桶的味道,《傾城之戀》裏好像能聞到香港的潮溼味道。”她也很認同張愛玲對於愛情的描述和體會:“愛情的美好是很短暫的,更多的時候,生活是不那麼美好的。”

“她真是土土的,連廣東話都說不利落”

正如中國香港電影人文雋所言:“劉嘉玲的經歷絕對是一本通俗小說的最佳題材”,而且,絕對是一部大女主的戲。

1965年的冬天,劉嘉玲出生在蘇州城中。雖然外公、舅舅和母親都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工筆畫畫家,但劉嘉玲從小外向好動,沒有繼承這門祖傳家學。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的幾年裏,遷居香港的大陸人絡繹不絕。而15歲的劉嘉玲穿着一條代表當時內地時尚風潮的紅色喇叭褲,搭配一件橘紅色襯衣,跟隨父母的腳步,踏上了上海開往廣州的火車。

火車一路南下,劉嘉玲漸漸覺得,“好像不太對啊,爲什麼旁邊的人跟我穿的不一樣?”於是到了香港,劉嘉玲就讓父親趕緊給自己買了一身衣服。之後的幾年,雖然劉嘉玲的着裝風格改變了,但香港,似乎依然是一座她融不進的城。

1983年的一次偶然機會,劉嘉玲選擇報考TVB藝員訓練班,卻因爲口音問題遭到拒絕。於是,她用一年的時間苦練粵語,第二年再去報考,才被錄取。然而,由於粵語水平太差,培訓班的主任建議她直接去參加港姐選美,並保證她能進入前十名,出來之後就能順利接拍電影。劉嘉玲最終沒有踏上這輛成名路上的快車,原因很簡單,“我不要穿着泳衣在上面走來走去!”

而在那時的港姐司儀曾志偉眼中,“她真是土土的,連廣東話都說不利落”。可劉嘉玲是寧可每天課後留下來跟語言老師學粵語,讀報紙、讀新聞,糾正每個發音,也不願走這條捷徑。“我教過這麼多學生,能用一年時間把粵語學得這麼好的,劉嘉玲是第一個,也是最努力的一個”,當時訓練班主任劉芳剛評價道。

一年後,劉嘉玲從藝員培訓班畢業,開始了一個人輾轉片場的生活。一腔孤勇的她,沒有助理、沒有經紀人,一天十幾場戲下來都是自己負責自己。直到成爲演藝圈“大姐大”的今天,劉嘉玲還一直是自己的經紀人,所有行程自己管理。“你一個跟一個接觸,弄了很久還沒把事情談完,不如就直接找到我,我馬上就可以決定。”

在當年的曾志偉看來,這位“北姑”的自信不輸給任何一位港姐,甚至總是把頭抬得高高的,一副傲慢的樣子。二十多年前的一段採訪中,劉嘉玲曾被問道:“你希望幾十年後還有人記得有個演員叫劉嘉玲嗎?”她說:“我絕對希望有。我希望當有人提到90年代的明星時,無論數到第幾個,起碼有數到我。”只可惜,當無人不識劉嘉玲時,香港電影金像獎卻沒有數到她。

數次提名“金像獎影后”卻總是鎩羽而歸,經歷了五次失意後,劉嘉玲終於憑藉《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第六次提名並摘得影后桂冠。站在領獎臺上,她說:“每一次提名,每一次看到別人上去拿獎,我都會覺得失意,已經習慣了。今天我得意,我不是很習慣……原來真的是這麼開心的。”起起落落,或許早已看淡,但人生中的儀式感總會讓人感到欣喜,同樣,這也適用於劉嘉玲的婚姻。

“不要把關係弄得那麼密切,都給自己留一點空間好。”

如今,人生邁入下半場的劉嘉玲芳華依舊,年少時的明眸皓齒,變成了閱歷下的芳香,悠長醇厚。歲月於她,自有一股不動聲色的力量。

49歲生日的時候,劉嘉玲舉辦了一場超大的party,圈內重量級的人來了不少。她重新穿回19年前的禮裙,身旁站着的,是19年前的那個男人。

她不是世人眼中最適合梁朝偉的妻子,卻是梁朝偉一愛就是30年的女人。成全彼此,不依附誰而生,在彼此的人生裏留白,是她經營婚姻的大智慧。

2018年,梁朝偉與王家衛的澤東公司結束了20年經理人合約關係,由劉嘉玲暫做其經理人。不少人也好奇這位實習經理人能否“轉正”,劉嘉玲的回答顯得波瀾不驚:“不要把關係弄得那麼密切,都給自己留一點空間好。”一句“一點空間”,是她的氣度,她的格局,她的雲淡風輕。

如今與她同時代的女星大多息影,但劉嘉玲還在保持一年至少一部電影的速度,持續出現在公衆面前,而這其中也出現了《讓子彈飛》中的縣長夫人、《狄仁傑》系列的武則天這樣的經典角色。

面對記者的採訪,劉嘉玲曾說:“一個女人最好的狀態就是:眼裏寫滿了故事,臉上卻不見風霜,每天化個淡妝,穿上喜歡的衣裳,不羨慕誰,不嘲笑誰,也不依賴誰,只是悄悄地努力,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

沒有人能敵過歲月,但劉嘉玲卻在優雅地與歲月並肩。真有趣,劉嘉玲這樣的女人,演了張愛玲說的“這樣的女人”。

果然,傳奇與傳奇之間,歲月纔是最佳註解。

(責編:李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