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的欧冠决赛,连续第二年杀入决赛的利物浦修成正果,克洛普终于没有连续第七次输掉重要赛事的决赛,率队捧回欧冠。利物浦球迷是满意了,但是从比赛的精彩程度上看,这场决赛很可能却是多年来最乏善可陈的一场。

开局26秒的闪电点球,直接影响了这场比赛的走势和调性。当时马内传球,西索科禁区似乎像指挥布防,抬起手臂,皮球击中他的手臂,裁判甚至不需要VAR的辅助,就直接给出点球的判罚。1分48秒,萨拉赫在点球点踢进了欧冠决赛历史上第二快的进球(最快决赛进球纪录则是马尔蒂尼在2005年欧冠决赛上的50秒破门,对手恰是利物浦)。

这个点球该不该判呢?

从回放来看,这个球是先击中西索科的胸口,然后弹到手臂。西索科的动作,确实阻挡了皮球的运行线路,造成手球的手臂,也确实离开了躯干部位。

根据国际足联今年3月颁布的新规则细则,禁区内手球的界定变得更严格,防守队员只要手臂扩大了防守面积,就算是“球打手”也会被吹罚,西索科的手臂都已经和躯干部位垂直了,远远超出了规则制定者国际足球理事会(IFAB)技术总监所说的“自然的轮廓”。

而此前的FIFA规则规定:禁区内有意手球是点球,禁区内无意手球不判点球。

由于怎么判断有意还是无意是件很主观的事情,所以国际足联给出了三种情形供裁判参考:

第一,防守球员手的位置的合理性(动作是否有必要);

第二,防守球员的手与来球之间的距离(防守球员是否来得及躲避);

第三,是球打手还是手打球(出球和出手的先后顺序);

按照旧规则的标准,西索科是有机会获得宽大处理的,因为符合第一和第三条参考情形(具体可以参看下面这个角度的图):

他的动作,带有明显的指挥布防的色彩,而不是阻挡来球,符合第一条;

先是他出手,然后才是马内的出球,符合第三条。

因此,西索科的动作还有可能被认为是无意手球而获得裁判的“宽容”——尤其是考虑到决赛的重要性和比赛刚刚开始。

但是,在新规则下,这就成了毫无疑问的点球,即便它很可能影响了球队的决策、比赛的走势和观赏性。利物浦和热刺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采用自己拿手的套路,前者弃攻为守,后者则为了攻坚把伤愈复出明显不在状态的凯恩留在场上,半决赛奇迹的缔造者、小卢卡斯枯坐替补席,热刺灵巧的小快组合没有获得用武之地。

最有意思的事情来了:如果欧冠决赛像过去那样在5月底举行,西索科完全可能逃过判罚,因为这个手球标准界定的新规则,原本是在6月1日也就是决赛举行当天才开始实行的。

虽然国际足球理事会在开赛前临时宣布,考虑到今年欧冠决赛举行较晚,新规则将推迟到6月25日才执行,但裁判难免已经领会到了新规则的精神,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了决赛当中!

西索科就这样成了手球新规则的第一个受害者。

对这个点球,你觉得看?欢迎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