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行業基本面的明顯回暖,正引起外資高度關注。上海證券報記者在查閱香港交易所最新披露的信息後發現,今年1月以來,以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Co。)、貝萊德集團(BlackRock, Inc。)和瑞銀集團(UBS Group AG)爲代表的外資,接連在香港市場“掃貨”內地保險股。

  被外資增持最多的是中國平安H股。港交所的信息顯示,今年1月以來,中國平安H股持續獲摩根大通、貝萊德集團和瑞銀集團等多家全球資管機構增持。

  1月15日,摩根大通以每股均價70.441港元增持中國平安H股,增持股數爲1641.2萬股,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約11.92億股,佔已發行的有投票權股份的16%;同一天,貝萊德集團增持中國平安H股265萬股;1月14日,瑞銀集團也增持了中國平安H股180萬股。

  此外,1月15日,摩根大通又以每股均價17.4077港元增持中國人壽H股,增持股數爲671.49萬股,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約4.49億股,佔已發行的有投票權股份的6.03%。

  相較之下,貝萊德集團此次出手更爲闊綽,除中國平安外,還分別於1月10日、1月16日、1月17日增持新華保險H股、中國財險H股和中國太保H股。

  1月10日,貝萊德集團以每股均價27.6572港元增持新華保險H股,增持股數爲20.62萬股,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約6212萬股,佔已發行的有投票權股份的6.01%;1月16日,貝萊德集團再次以每股均價8.298港元買入中國財險H股82.6萬股,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約4.84億股,佔已發行的有投票權股份的7.01%。

  1月17日,貝萊德集團再接再厲增持中國太保H股632.6萬股,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約2.51億股,佔已發行的有投票權股份的9.05%。

  投行人士分析認爲,內地保險股近日頻遭外資“掃貨”,源於保險板塊基本面改善。最新出爐的上市保險公司2018年四季度保費數據顯示,壽險業務四季度保費改善如期而至,2018年二季度以來穩定實現兩位數增長且增速持續攀升。其中,新單保費大幅改善,尤其是中國平安表現突出,2018年全年實現新單保費正增長。

  目前,保障型保險產品需求仍然旺盛。因此,主流投行預計,2019年健康險行業仍保持高速增長,價值也有望穩步提升。

  “從草根調研來看,多數上市保險公司在春節後將全面轉型保障型產品銷售,預計保障型產品的新單保費增速將高於整體壽險業務的新單保費增速。在保障型產品的帶動下,預計2019年上市保險公司壽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有望實現10%左右的增速。”另一家主流投行分析師表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