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开始,我在反省一件事。刚入道拍风光时,整天梦想着用超广角去西藏、新疆拍视野开阔、场面恢弘的“大片”;然而,慢慢地发现,“大片”固然好,其实很多美却是蕴含在不起眼的“小景”里。于是,更多地开始关注用标头焦段和中长焦拍摄。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立意】去英德路边,土墙砖墙建成的屋子旁的小菜园里,盛开着灿烂的油菜花。油菜花和砖墙、土屋、枯树相映,竟产生一种怀旧的味道。

【构图】把油菜花做主体仰拍,砖墙、土屋、枯树做背景。标头焦段。

【用光】阴天。直接点测油菜花曝光。

【色彩】明丽的油菜花和褐色背景对照。

【不足】拍摄空间不足,不能再往后退了,导致最近处的油菜花跑出了超焦距范围。说实话,那一瞬间很想念4×5的。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这张是大年初二,和zzgtim、sodick以及广州两位去年一起拍四川九龙的老友一道,去英德菜花峪路上拍的。

【立意】大自然才是最神奇的调色师。南国春早,在满眼绿色的溪边,居然有一丛金黄色的茅草随风飘摇,让人不能不驻足。近处,溪流淙淙;远处,层峦叠嶂、云飞雾绕,一派精致的田野小景。

【构图】主体自然放在正中,合理布置前景、中景和远景,拍出纵深感。

【用光】阴天正午,最能表现植物的真实色彩。直接对茅草点测曝光。加1档渐变灰压出云的层次。

【色彩】自然是冷暖对照了。补色构图在多数情况下都是讨好的。

【不足】主体比例过小。本来感觉从桥上俯拍过去,主体比例更突出,无奈沿桥上空架设的粗大电缆怎么也避不开。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这张随手拍摄于康定,是从九龙拍完雪山后乘大巴回成都途中、在公路边的加油站拍的。是我仅有的几张手持片之一,富士GS690II。不知为什么,对我的九龙片子,我的一位美国朋友除了要我的第1楼《晨妆》外,就是喜欢这幅了。可能是因为美国没有这样的景色吧?

【立意】当时就是觉得蓝天白云、帐篷草地的场景很有点田园诗的味道而已。

【构图】没来得及细想(大巴随时会开动的)

【用光】按草地曝光的,帐篷细节丢了。

【色彩】总体还算养眼

【不足】1、没有明确的主体

2、景物较乱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这张是06年初夏与威廉、zzgtim一起在深圳杨梅坑海滩拍的。也是凌晨3点多出发,途中还碰上一阵不小的雨,心里直打鼓——“今天会不会泡汤?”。哪知到了海边一会,天气就晴朗得不得了。

【立意】其实拍这张时也没有想到多深的意境,只是觉得这团云彩气势非凡、光线也很暖,就拍下了。

【构图】要全部收入云团,就上了35/3.5超广(eq21mm)。远处被缩小的渔村在比例上更加衬出云彩的壮观。

【用光】取礁石和树叶的均值曝光。

【色彩】突出低色温云彩的暖调和层次,加1档渐变灰。

【不足】1、海平面不平;

2、前景礁石太多、太乱。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这是一张另类的桂林山水作品。06年“10.1”和zzgtim兄摄于阳朔兴坪。

【立意】桂林山水在大家心目中,似乎都有固定的联想。于是,打算尝试另类的角度拍摄。

这张从兴坪老寨山顶俯拍的作品,咋一看,还以为是某个太平洋岛屿的航拍图片——蔚蓝的水、白色的沙;只有前景中虚化的树枝、满载游客逆流而上的游船、加载了马达的华南地区特有的竹排,在隐隐约约地暗示着什么。

【构图】截取河滩的S形部分构图。前景保留树枝,用来提示拍摄地点位于山上;富于动感的游船用作画面的主体。

【用光】其实当天空气并不是很透,俯拍方式降低了霾的影响。测取河滩、河水和树叶的平均值曝光,避免河滩过曝是关键。

【色彩】白色河滩和蓝色水体的色彩对比,才是这幅作品的灵魂。为使河水清澈、通透,加用了偏振镜。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先说明,这幅不是黑白作品,有下方的几棵绿色烟叶为证和zzgtim兄摄于桂林高田,还是他先发现这棵枯树的。

【立意】枯树的倒影并不稀奇,枯树、再像水墨画似的倒影,就有了不同的味道。

【构图】拍摄这样的构图当然只能从枯树的对岸取景,拍出的正像中,枯树自然是倒立的。但我的一位平面设计师朋友建议我,成品应该将枯树像现在看到的这样正立着更有味道,也就是让读者看到画面下半部的波纹才察觉是倒影。背后的山体截取Z字形部分,简洁明快。

【用光】直接点测水面曝光,以加大反差、使画面几乎呈剪影效果。

【色彩】有意保留旁边的绿叶,提示这还是一幅彩色作品。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这幅咋一看像油菜花,却不是油菜花06年5~6月和zzgtim、sodick拍摄于深圳石岩湖。

【立意】在水泥丛林里能有这样的景色,也满足了。清晨,迎来日出的石岩湖,显得那样的秀美,如果没有那些建筑物的话,让人有置身坝上的错觉。

【构图】压低镜头、以野花和草地做前景,让湖心岛成为兴趣中心。

【用光】现场光比较大,用1档渐变灰透出前景。

【色彩】冷暖对比十分鲜明。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立意】这只可爱的大黄狗是在我拍摄了几张后才赶过来做群众演员的。还有一张拍的是,它干脆在左下角面朝画面外坐下来了,免费担任村寨的守望者。

【构图】我们顺着大黄狗张望的方向看过去(这句话读着怎么这么别扭?),看到的是正在悠闲吃草的水牛,和静静的小村寨。好一派田园风光!

【用光】雨天,油菜花的色彩十分饱和。其他就谈不上了。

【色彩】油菜花虽然稀稀拉拉,还是很醒目的。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换一下题材,这张是拍摄于07年农历大年初三的油菜花。大老远跑过去,初二初三2天里都时断时续地下雨,烦。这还不算,商业化了的当地人会出来收取买路钱,付30元才能拍摄。据好心的村民说,今年的油菜花被雨水打落了不少,应该春节前去才好。

【立意】雨天,没有特别的远景,能拍的只有油菜花

【构图】死马当活马医,好歹才找出围栏、田埂呈之字形伸向远方村庄和山麓的构图

【用光】村民在旁边催着付钱,没来得及加渐变灰,导致天空过曝。对油菜花直接点测曝光。

【色彩】油菜花永远是鲜艳夺目的......围栏的质感还马马虎虎。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这是又一幅长曝作品,摄于深圳杨梅坑海边。那是往海边跑得最勤的时间段,好几个周末凌晨3点多出门、邀上zzgtim就往海边跑。

【立意】黎明前,静静的海滩,停泊的小船,一派万籁俱寂的图像。

【构图】以小船为主体,置于左下方;以拴船的绳子、船身的指向和河岸线为引子,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前方透出晨曦的天际、海岛和灯光。

【用光】顶光。F8、约5min;加1档渐变灰以透出前景细节、压出云彩层次。

【色彩】冷暖对比很鲜明。高坚的渐变灰用于高光时有偏品的特性,而E100VS胶片也是如此。像这种情况下的偏品,在我看来还是很讨好的,不知各位怎么看?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这张拍于黎明前。一直想拍一幅礁石浪花的长曝作品,那天终于有机会了。早上5点多钟吧,风力应该在6~8级以上,天气很适合这个题材。

【立意】礁石加上雾化的浪花,有一种梦幻的意境。

【构图】选择了一片漂亮的五彩礁石做前景、一个向海中突出的半岛做远景。

【用光】对着日出方向;F8、曝光3min左右;加1档渐变灰压暗云彩层次、透出前景细节。

【色彩】礁石和晨曦暖调与海水的冷调对比。RVP 50的表现果然浓郁、通透,没让我失望。

【不足】1、海平面的透视变形;

2、远景半岛的形态不尽理想。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这幅拍于上图之前的几分钟,拍摄手法相同。不同的是使用了标头视角,色彩方面有海水的冷调与天空的暖调形成对照。海潮和云彩都富于动感,且遥相呼应,耐人寻味。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这是我有幸遇到的最壮丽的晚霞。当时我和zzgtim、sodick三人在深圳三门岛采风,当天直到下午5点左右天气还很一般。但接近黄昏时,天空竟魔幻般地呈现出了万紫千红的光影游戏。彼时,我们三人都只能听到此起彼落的快门声和自己的心跳声。这大概是摄影人最美好的体验吧?次日天气突变,白云蔽日,海上刮起了10级大风,快艇险些停运;附近海域还有游人落水遇难。

【立意】单纯的夕阳照,只是当天没料到晚霞会演绎得那样壮观。

【构图】根据地形设置了近景、中景和远景,把太阳落山处的高光部分放在画面正中。

【用光】顶光。为突出晚霞层次、保留前景细节,加1档渐变灰;对前景地面点测曝光。未加红镜。

【色彩】暖调。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立意】拍时,我留意到了栏杆上的这株红叶小藤,它在夕阳下楚楚动人,让人难以割舍。

【构图】把栏杆柱子和红叶放在画面左下方,太阳置于右上方,相互呼应。焦点放在红叶上,用大光圈虚化太阳,营造氛围。

【用光】顶光。为保留红叶细节而使用了一片2档的软过渡渐变灰,对红叶点测曝光。

【色彩】暖调。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立意】糖水片,试图表现蓝天白云碧海黄沙之中的海边礁石,富于动感的云彩是着力点。

【构图】把礁石和云彩的呼应放在画面正中偏左,右上角留白。

【用光】正午、顶光。为表现海水的绿、透,加CPL。点测海水、沙滩和岩石阴影处取平均值曝光。

【色彩】突出蓝、绿、白与黄、褐的冷暖对比。

【不足】1、过于考虑岩石暗部细节,致使天空过曝1/3~1/2档;

2、礁石形态扁平,缺乏立体感;

3、海面过于空旷,使整个画面失之趣味,并且难以看出礁石的大小。如果画面右边海面上有一艘彩色帆船的话,整个画面就鲜活了。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这幅拍于深圳金沙湾某度假区内。

【立意】夕阳映照下的大海》》带旋转式楼梯的海滨别墅一角,构成了一幅温暖、祥和、休闲的画卷;从画面左方驶入的快艇,给画面带来了动感,使得画面静中有动。

【构图】别墅取其包含楼梯线条的一角,置于画面右下方,使得画面很沉稳;太阳置于左上方九宫格处,起到平衡画面和呼应别墅的作用;远处的小岛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等小艇驶入海水反光带的瞬间按下快门,起到点睛作用。

【用光】此时光线还较强,并且是“顶光作案”,因此为增加暖调、保留云彩及前景细节而使用了一片2档的软过渡渐变灰,对前景地面点测曝光。从结果来看达到了预期目的,楼梯木版上的光影非常细腻、真实,房屋的暗部细节也较清晰。

【色彩】日落暖调,表现温暖的氛围。

实例分析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这张是在四川九龙县乌拉溪乡仙女湖(海拔4125米)旁拍摄的。我们一行4人在湖边露营,四周有雪山环绕。清晨日出前,我们中的3人开始分头行动了,还有一位老兄赖床不起。就拍摄这个场景而言,只有我在日照金山倒映在水中的正确时间里站在了这丛枯树前。

这丛枯树应该是在丰水期被湖水淹死的。树皮完全剥落后露出的枝干,经受风雨洗练后呈现出高贵的灰白色,有根雕艺术品般精美的质感,让人怦然心动。

【立意】冷冽的清晨-日照金山-清澈的湖面-枯树丛组成了一个静谧的神话世界,枯树丛这一高原精灵作为主体置身其中。

【构图】枯树丛不仅质感高贵,形态也几近完美,理所当然地成为画面的主体或兴趣中心,我让它占据了大半个画面;日照金山倒映在水中形成的桔黄色水面作为陪体,用于衬托主体;画面上方的湖水反光带,提示了一个完整的水面;画面最上方若隐若现的湖岸,恰到好处地提示出空间的界线。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要素。

【用光】由于主体四周高山环绕,当时还没有直射光,所以现场反差很小,非常有利于细节的刻画。我是用测光表直接点测树干的高光部位曝光的,因此观片器下枝干的高光暗部细节均历历在目。

【色彩】主体的冷色调与桔黄色水面的暖色调的对照、水面反光带中的冷暖交替和过渡,都比较醒目而自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