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行情全面收官,滬指下跌5.84%,深成指回落7.77%,中小板和創業板跌幅更大,行情走勢有點沉悶。與之相互呼應的是北上資金單月淨流出536.73億創歷史新高,“五窮”行情有所驗證。

不過隨着科創板IPO承銷及網下詢報價規則出臺,科創板開板在即;美股加速下跌開始,外資尋找新的投資市場等影響。今年的“六絕”行情會再現?可能沒那麼絕對了。

5月行情不景氣

整個5月份,滬指和深成指分別下跌5.84%、7.77%。成交也大幅萎縮, Wind數據顯示,5月份A股日均成交額爲4900.66億元,較上月環比減少3124.35億元,降幅達38.93%。

“五窮”已經過去“六絕”不可避免?看這裏就明白了

5月以來,個股也普跌,僅818只個股逆勢上漲,佔比22.58%,而剩餘超7成個股出現下跌。

“五窮”已經過去“六絕”不可避免?看這裏就明白了

北上資金淨流出創歷史新高

Wind數據顯示,北向資金今日淨流出5.49億元;5月僅2日呈淨流入態勢,全月淨流出536.73億元創歷史新高。

“五窮”已經過去“六絕”不可避免?看這裏就明白了

科創板全面提速

5月3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兩個重要文件,包括《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承銷業務規範》和《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管理細則》,於5月31日發佈實施。

《業務規範》主要從規範詢價、定價、配售等方面壓實中介機構責任。一是加強對承銷商的內部控制規範。二是加強對推介和銷售等環節的業務規範。三是加強對承銷商發行定價、簿記建檔的行爲規範。四是加強投資價值研究報告的專業規範。五是加強對科創板承銷商的自律規範。

《管理細則》主要從四個方面加強科創板網下投資者自律管理。一是明確私募基金管理人註冊爲科創板網下投資者的具體條件。二是加強網下投資者行爲規範。三是強化證券公司推薦責任。四是加強對網下投資者違規行爲的處罰力度。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兩項規則的出臺,爲即將到來的科創板網下配售做好了鋪墊。根據安排,下週三,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準科技等3家企業將首批接受科創板上市委審議。如果企業順利過會,同時完成在證監會註冊,接下來很快就要面臨路演、詢價以及投資機構網下報價的環節。

美股加速下跌

5月31日,美股市集體下跌,道指跌超350點,失守25000點,美三大股指均創2019年以來最大單月跌幅。截至收盤,道指跌1.41%報24815.04點,連跌六週,創2011年以來最長連跌週數,5月份累計跌6.69%;標普500跌1.32%報2752.06點,連跌四周,月跌6.58%;納指跌1.51%報7453.15點,連跌四周,5月份共下跌7.93%。

“五窮”已經過去“六絕”不可避免?看這裏就明白了

美國國債價格繼續攀升,國債收益率繼續下跌。3個月期國債收益率高於1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次出現所謂的國債收益率倒掛。通常國債收益率倒掛被視爲是經濟衰退即將到來的警示訊號。

在過去的50年間,美國一共發生過6次3個月期與10年期美債收益率倒掛情況,統計表明,美國經濟平均在利率釋放倒掛信號後的311天后陷入衰退。特別是2000年和2007年,其後相繼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A股6月下跌概率並不明顯

歷來股諺有“五窮六絕”之說,今年6月A股會否重複“六絕”的故事?

市場人士表示,過去十年滬綜指五月和六月下跌的概率都僅爲50%,所以下跌的概率並不明顯,從概率角度而言五窮六絕並不是絕對成立的,2016年、2017年就是例子。但六月由於季節性因素(如季末MPA,逆回購、MLF等大量到期等因素),投資者在心理上會存在流動性收緊的預期,從而對市場產生一定影響。但往往央行也會採取“削峯填谷”的措施維穩流動性,因此預計市場流動性大概率維持平穩。

從今年6月來看,市場有一定概率延續震盪,但繼續調整壓力不大。

一方面,美國經濟數據今年以來快速回落,外部擾動存在緩和可能。

另一方面,6月份富時羅素納入A股,外資還將進一步流入。長期來看,外資比例的提升,將進一步提升A股的國際化水平,引導A股的投資風格向中長期轉變,投資風格更加成熟化。在投資風格上,外資考覈週期長,更加註重投資標的基本面,在投資方面更加偏向於長期定價;內資考覈週期相對較短,在投資方面也更加偏向中短期定價。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是必然趨勢,而要實現高質量的對外開放,也需要對相應制度進行完善,因此MSCI、富時羅素納入因子的擴大,可使得A股制度構建方面更加與國際接軌。

其次科創板開板也可能給市場情緒帶來一定提振,加之自4月下旬以來市場已經明顯回調,釋放了大部分利空。A股估值再度回到相對較低水平,預計後續繼續調整空間不大。

最後,與往年不同,由於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流動性保持相對充裕,過去造成市場六月下跌的流動性因素並不存在。

6月及下半年如何投資?

A股方面,民生證券認爲,6月市場有望企穩反彈。4月下旬至今,市場下跌超過10%。從短期市場調整幅度和事件衝擊程度看,A股有望在7月業績預告密集公告前有情緒修復期。科創板推出臨近,貿易問題仍未見緩和,政策上存在維穩資本市場的意願。4月逆週期調控減弱後,經濟數據下行明顯,且貿易摩擦加劇前市場已對政策收緊有一定反應。預計信貸、貨幣等逆週期調節政策有望出臺,帶來市場信心回暖。長三角自貿區等對外開放、改革政策也有望提升市場風險偏好。5月陸股通資金流出約500億元,經過市場明顯調整,預計6月流出趨勢有望緩和。因此6月市場有望企穩反彈。

建議關注受益於產品漲價,以及具有政策催化的個股。1、受益於產品漲價的生豬養殖、礦產資源、水泥等個股;2、受益於可能的消費刺激、5G等科技產業政策的家電、汽車、通信行業標的;3、估值優勢明顯的券商、地產、傳媒行業個股。

此外高股息個股在市場下跌中具有一定的防禦性。隨着價值投資理念在A股得到更多認同,高股息股票在市場下跌階段的防禦性逐步增加。

“五窮”已經過去“六絕”不可避免?看這裏就明白了

434家公司股息率超1年期定存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止5月31日,去年兩市共計1110家公司實施了現金分紅,若以最新收盤價計算,其中434家公司股息率超過了1年期定存收益(1.5%)。值得一提的是有62家股息率超過5%,完爆當前市場上的各類理財產品。其中,蘭州民百、三鋼閩光、方大特鋼、康力電梯、曠達科技等12家公司最新股息率更是超過10%。

“五窮”已經過去“六絕”不可避免?看這裏就明白了

海外方面,RBC Capital Markets策略師Lori Calvasina指出,標普500指數從4月觸及的峯值回調10%到2650的可能性正在增加。當前股指比該水平高約4%。她表示,投資者應該採取更具防禦性的立場,穩步增持公用事業股的同時,減持對大宗商品生產商。

摩根士丹利表示,美股一季度的反彈在於盈利數據不如預期中那麼糟糕,但下半年挑戰不小。目前95%的公司都已公佈了一季度盈利數據,在尚未受到加稅較大影響的情況下,標普500每股盈利增速爲-43bp,是2016年四季度以來的首次盈利下滑。未來,機構認爲美股盈利壓力只會不斷加大。

這也將難以避免影響到全球市場。建銀國際首席策略師趙文利表示,美國2020年經濟衰退的風險顯著上升,處於歷史高位的美股也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回調壓力,從而拖累四季度港股表現。預計港股今年全年總體呈現M型走勢,恒生指數波動區間介於24000-30000點。

對於全球債市,多家投行近期下調了對全球國債收益率的預期。美國銀行策略師Ralf Preuser表示,其此前對於2019年前景的預測“過於樂觀”,最新預測結果爲,截至2019年年底,10年期美債收益率爲2.6%(之前爲3%),10年期德債收益率爲-0.1%(之前爲0.35%),10年期英債收益率爲1.25%(之前料1.50%), 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爲0.05%。

高盛也將2019年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預期下調至2.8%,較此前預期下降50個基點。

對於大宗商品市場,高盛此前曾謹慎地認爲近期價格下跌是買入機會。該行表示,它認爲最終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更大,這將在下半年推動對週期性大宗商品的需求。

本文源自Wind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