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8月29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章文花)近年來,黃巖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作爲推動經濟轉型、城鎮轉型、社會轉型的重要突破口,致力於打造魅力親民的風情小鎮、潔淨爲民的健康小鎮、通達便民的暢美小鎮、興業富民的活力小鎮和互聯惠民的智慧小鎮等“五類小鎮”。在建設“五類小鎮”過程中着力於優化美化村莊人居環境,精心發掘和呵護歷史文化遺存,累計投入1.5億元,對6批次、30個歷史文化村落(重點村5個、一般村25個)進行了保護利用,打造了以潮濟、烏巖頭、沙灘等爲典型代表的一批有品位、有活力、可發展的歷史文化村落。

“加強規劃引領,打造一鎮一名片。”黃巖區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主任鄭暉說:“堅持全區域統籌,出臺全區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編制大綱,邀請專業設計團隊,深度挖掘全區歷史文化古村落羣,將環境整治與地域特色、人文內涵有機結合,努力打造一批整潔有序又不失文化風情的特色城鎮。”

目前,全區15個鄉鎮街道均已完成整治規劃,如被浙江省社科聯列入中國村莊當代發展的11個浙江美麗鄉村樣板研究課題之一的嶼頭沙灘村,以“英雄文化”“耕讀文化”爲文化定位,積極修建社戲廣場、柔川書院,新建民俗風情文化區、中醫養生文化區、耕讀文化體驗區等,並且在保護、開發、利用過程中,按照“修舊如舊、建新如古”的原則,通過建築立面改造、內部修固、景觀環境佈置等工作,因地制宜將原鄉公所、舊民房、廟宇等廢棄建築和用地改造成民宿、茶亭、酒坊等,構成了別具特色的建築文化,再結合周邊旅遊景點,積極打造“宜居宜遊、風情小鎮”。

 

嶼頭沙灘村民房改造的書屋

 

沙灘村民房改造的酒吧

嶼頭鄉獸醫站改造的遊客接待中心

嶼頭沙灘村民房改造的蘊味茶室

豬欄改造的露天茶吧

而寧溪鎮烏巖頭村組建了“山地規劃工作室”,同濟大學楊貴慶團隊每半個月來黃岩指導工作,全程參與保護規劃的制定和具體施工。烏巖頭村內古建築保留完整,有規模達110間的清代古建築羣,在修繕中將古四合院和博物館“雙劍合璧”,對公衆免費開放展覽七百多件以民國時期爲主的歷史文物。

爲實現“保護促利用、利用強保護”的良性循環,寧溪鎮將地方節日燈傳統產業同省級非遺“二月二燈會”相結合,積極打造“山水畫廊、燈綵古鎮”,據瞭解,2018年1—3月旅遊人流量突破130萬人次,客流量日均達1.4萬人次。

北洋鎮潮濟古村落始建於清末,是浙江首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北洋鎮積極挖掘古村落歷史風貌和文化內涵,立足“活態傳承”,遵循潮濟古村落總體建築風格,謀劃修復總體格局。有效利用舊農具、舊桌椅等生活素材和花草、石塊等環境資源,通過立面改造、內部加固、景觀環境佈置等環節,對原廢棄建築實施有機更新,改造成茶座、亭子等,最大程度保持村落原汁原味的風情韻味。

依託千年古街深厚的文化底蘊,潮濟以獨特的風土人情、文化魅力爲突破口,每年舉辦潮濟古街元宵節、年貨節等一系列民俗風情節慶活動。2017年元宵節,潮濟古街舉辦元宵燈會,3小時接待遊客近5萬人次。

近年來,北洋鎮以高科技農業展示爲突破口,無縫對接潮濟歷史文化古村落,全力創建全省首個特色農業觀光小鎮。在潮濟村選址打造特色小鎮遊客集散中心,通過觀光廊道、遊覽火車的設置,串聯潮濟村、綠沃川農場、藍美莊園等9個重要節點,釋放“黃金效應”,讓遊客在一天之內感受到高新科技與悠久歷史的碰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