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还有很多含有剧毒的鱼,千万不能吃,你们知道有哪些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野生河豚

河豚鱼肉质细嫩、鲜美,曾有“吃了河豚,百味不鲜”以及“拼死吃河豚”之说,中国沿海某些地区有吃河豚鱼的习惯,日本人把河豚鱼视为珍馐佳肴。对于河豚鱼缺乏烹调经验的人,却万万吃不得,吃河豚中毒死亡者,在国内外屡见不鲜,就是食用河豚经验比较丰富的日本人,据说每年中毒死亡者也有几百人之多。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丧命,但“无毒不美味”。河豚肉之鲜美已成中国美食界之“貂蝉”,越是危险,越是垂涎。宋人梅尧臣《河豚鱼》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河豚食客由此更添“风潇潇易水寒”之气概,只是他们在动筷之前,总会先让服务员试吃,没倒下,才大快朵颐。东瀛食客亦有此种气概,他们已经研究出吃河豚的安全做法。中国人的土法是河豚肉+萝卜,每年春天,总倒下N个,但在中国永远会有后继者。

第二:石鱼

石鱼,为少数几种有毒海生鱼类的统称。底栖,行动迟钝,生活于岩礁、珊瑚间以及泥底或河口。它们是动物王国的伪装高手,能够像石头一样静静在"潜伏"在海床上,等待猎物主动上门。虽然石鱼不会主动发起攻击,但任何生物也不敢冒险与之亲密接触。石鱼背上的棘刺能够抵御鲨鱼或其它捕食者的进攻。所释放的毒液能够导致暂时性瘫痪症,若不经治疗便会一命呜呼。

第三:洛氏刺尾鱼

洛氏刺尾鱼,海洋中带有剧毒的鱼之-,不能食用。通常分布在热带至温带的岩礁海区。此科鱼侧面轮廓高而扁平,体形椭圆型,尾部两侧竖立着一对尖刺,背鳍臀鳍与身体交接处极长,眼睛长在头部上方,鱼鳞末端有个小突起,显得皮肤外表粗躁的感觉,在我们现在家庭观赏养殖来看,该科鱼已属大型鱼了,其野生环境下可长至40公分。它们喜欢成群结队的在珊瑚礁附近游动迷失,喜食礁壁上的藻类食物 。该课鱼雌雄两性在外关无名县差别,只是再生预期,雄鱼体色会变深,幼鱼和成鱼体色也没有台打差别。

这几种鱼都是含有剧毒的,你们知道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