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上海滩”三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熟悉电视剧的朋友们脑中可能会立刻浮现许文强、丁力、冯敬尧这些耳熟能详的人名,而熟悉历史的朋友们更知道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里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三大亨”的光辉事迹。


揭秘侠义柔情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其实,真正令人胆寒的,甚至可以说令人充满敬意的,其实是斧头帮帮主王亚樵。“斧头帮”这三个字在当今娱乐圈、小品喜剧里似乎是被人用烂的名词,但真正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到这个词都令人胆战心惊,尤其是斧头帮帮主王亚樵这三个字,在上海社会各界乃至日本军阀都是十分避讳的名字,可以说王亚樵,这三个字简直就是死亡的化身。

为什么这么说?原国民党军统骨干沈醉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评论「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蒋介石一提这个人,假牙就发酸;戴笠若是听说这个人又露面了,第一个反应就是检查门窗是否关好;而汪精卫的肋巴骨,硬是被‘王亚樵’这三个字活活敲断的。」被人称之为“鬼见愁”的王亚樵,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暗杀大王”。王亚樵究竟是何方神圣?今日就由我远古野人就为您揭秘王亚樵传奇的一生。


揭秘侠义柔情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王亚樵,安徽合肥人,生于大清末年,本是一个本本分分读书的有志青年,热爱学习,在县城的科举中曾经考取了全县第十名的优异成绩。长大后,王亚樵正逢中国千年一遇的变革时代,思想进步的王亚樵,决心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中,于是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武昌起义后,王亚樵曾与乡人李元甫、王传柱等在庐州举事响应,但不幸失败,只得亡命上海。到上海后,王亚樵白天做苦工,夜晚只能睡在马路上,几份报纸裹在身上。数年在底层的磨砺,使王亚樵增长阅历的同时,也结识了一大帮同样来自安徽的底层苦工,在1921年,颇有文化的王亚樵成为了安徽人士上海同乡会的领导人。从此王亚樵的领导能力得以充分展现,在他广泛召集皖籍人士的时候,很快就组织了十万多人的工会,在偶然的一次追讨农民工拖欠的工资的时候,他打造出了一百多把斧头,将资本家手中的工资争夺回来,从此之后他的工会就变为了斧头帮。


揭秘侠义柔情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斧头帮由于人数众多,势力太大,就连黄金荣、杜月笙都非常忌惮。在那个互争地盘的纷乱上海滩里,杜月笙也曾经有过和斧头帮正面交锋的时候,但是这位声名赫赫的黑帮大佬也不得不在王亚樵面前低头,主动退让。如果讲到这里,王亚樵不过就是个黑帮大佬,为人忌惮罢了。但王亚樵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他的内心一直充满了革命和爱国的热血。

上海三大亨: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比如“4·12”事件后王亚樵对国民党大肆追杀共产党人,破坏革命的独裁作风非常不满,于是他组织了“铁血锄奸团”策划在上海刺杀宋子文,在上海北火车站因派出的刺客误杀宋的秘书唐腴庐,使宋子文逃过一劫。之后王亚樵又策划在庐山刺杀蒋介石,但因蒋戒备森严未果。


揭秘侠义柔情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王亚樵更被广为流传的事件是在1932年,王亚樵痛恨日军在上海的所作所为,于是制定好周密斩首计划,准备好了充足资金和武器,并且与来自于朝鲜志士尹奉吉合作,于4月29日在上海虹口公园日本昭和天皇诞辰庆典会场放置炸弹,直接导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行动。这场“恐怖袭击”的成果非常丰厚:河端贞次(日本驻沪居民团行政委员长)当场被炸死;白川义则(陆军大将,一二八事变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身中多枚弹片重伤,送院后死亡;植田谦吉(陆军中将,第九师团长,后任关东军总司令)被炸断一腿;重光葵(日本驻华公使,后任日本外相)被炸断一腿;野村吉三郎(海军中将,第三舰队司令)被炸瞎一眼。


揭秘侠义柔情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值得一提的是,白川义则高居大将,可以说是整个抗日史上死在中国的最高日军将领,仅此一点,王亚樵的名字就可以载入史册。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会议在南京举行,汪精卫在进行拍大合照的时候被人刺杀,身体中了几枪,直接倒地不起。而刺杀者孙凤鸣因此牺牲。会场中抓到了与孙凤鸣同行的伙伴,严刑拷打之下,这些人供出了幕后主使王亚樵,并说这是王亚樵刺杀汪精卫和蒋介石的计划。

汪精卫遇刺王亚樵行事神鬼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给当时上海的政、商界造成很大的恐慌,而他的斧头帮更是行侠仗义,为民锄奸除恶。在日本人横行的时代,敢于刺杀日军大将,其胆魄令人佩服。只可惜,如此英雄人物,树敌过多,在兄弟余力奎被军统残忍杀害后,余的小妾余婉君在重金利诱下,暴露了王亚樵的所在位置。于是几日之后,王亚樵遭到了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的暗杀。一代大侠,没能死在又怕又恨他的日本人手上,却死在了中国人自己手上,呜呼哀哉!军统头子戴笠纵观王亚樵一生,其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为了革命的事业不惜一次次冒险,即使断送自己的功名也在所不惜。



揭秘侠义柔情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而孙中山死后,王亚樵追随的就唯有自己的良心。他在上海滩行侠仗义,做天下人不敢做之事,行天下人不敢行之义。现在看来,王亚樵通过一次次的“恐怖活动”和暗杀,虽行为过激,但在那个四亿国人都憋屈的年代里,足以称得上是民族英雄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