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多年笔友,他不远万里来到她家,深夜撤退

老外也穷游

2019-6-2 08:06

//

度娘曰:穷游,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在自由旅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省钱,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不是为穷而穷,而是一种不同以往的行走方式。和“有钱”“没钱”无关,只是想要用最经济的方式去“穷”尽天下美景。

有钱人装穷而游,在电影、电视剧里见过。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腰缠万贯,风餐露宿玩穷游呢?我不知道。

我要说的是真正穷而旅游。当然,穷是相对的。

2000年左右,一对法国青年男女,夏天,背着睡袋来到我家。两个高大个儿。不过,都没超过两米,我家的床盛下他们没问题。但是,他们还是选择在地板上展开自己的睡袋。习惯。我猜。

他们真的是穷。失业了。每个月领取不到500欧元的失业救济金。那个时候,相当于人民币4000。

4000元,相对来说,在我们在里算高工资了。

他俩凭借8000元,穷,但游历了几个不发达的国家。从越南进入我国,后来去了蒙古……

他们是世界语者,当沙发客很容易。任何一个大中城市都有为他们提供食宿的同好。他们唯一的花费只是火车或汽车费用。

这种穷游,不同于国内搭便车旅游的那种。男性能轻而易举招手到顺风车吗?是我,宁愿自己骑单车。遭遇拒绝是件尴尬的事情。我有社交恐惧症。

有些世界语朋友,非常善于社交,遇到任何人、在任何环境中,人际关系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一位澳大利亚朋友,几乎流浪一生。实话实说,那不是本人向往的生活。尤其是抛下妻儿独自漂泊。离婚在所难免。

他沉溺于穷游,跑遍东西方。不过,他有谋生的本领。熟练掌握世界语和德语。英语是母语。走遍天下不担忧。可谓怀揣金钵,乞讨无妨。找女朋友小菜一碟。常在海边走,哪会不湿鞋?

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他来到爱沙尼亚女友家里。

他们通过世界语通信多年。书信中确立了伴侣关系。他以为找到了情感归宿。

傍晚,他推开女友公寓的大门……

没想到,迎接他的是梦寐以求的女子——还有6岁儿童!

她向她说明……他大度。不在意她有小孩,即使信中没有提及也无所谓。他自己有前妻和儿子。她知道。她能够接受他,为何他不能接受她呢?持平。

她还没有解释完,她的丈夫回来了。

任何说明无济于事。

她同情笔友,和丈夫商量……达成协议,他同意当晚她和笔友……促膝长谈。像电视剧里的故事。也有真实的。

他乐意吗?有点儿。

谁乐意呢?中途放弃。

爱情和婚姻不是游戏。

沙发客不应该是鸠占鹊巢。

丈夫在房子外的走廊踱步。那声响……像鼓点。咚咚锵!敲打在他们的心上。

深夜,他主动搬出行礼。

迷茫。街道霓虹灯闪烁。他的眼神无处安放。天空中,哪颗星属于他呢?

在附近公园,展开睡袋……

睡得着吗?

女友也睡不着。

第二天,她找到他。把他带到预约好的英语学校。

学校?一个校长,一个学生。

茫然……

然而,没过多久,女友的女友在自己家里开英语补习班,聘请他当家教。

终于,尘埃落定,居有定所。他积攒旅费,准备下一站穷游。

穷游是消遣;消遣有风险。中外一样。

朋友,感谢您的阅读。这一卷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作者的日有所思和夜有所梦。与安妮和少年维特无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