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送軍需?俄羅斯大力支援敘利亞

俄羅斯作爲一個世界大國,一直以來和美國的關係都不太好,雙方僵持不下,劍拔弩張。雖說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爲其遺產的繼承者,喪失了大量疆土和勢力範圍,並且在此之後遭遇了經濟崩盤、政治和社會動盪,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經歷了種種變故和危機,俄羅斯實力尚存。

美國忌憚俄羅斯的發展潛力,唯恐俄羅斯成爲美國國際地位的威脅,因此,美國對俄羅斯的各種侵擾和威逼從未停止。俄羅斯眼見美國得寸進尺,終究忍無可忍。於是乎,俄羅斯被帶向了與美國決戰的邊緣。

俄羅斯緊急運送大批軍火,忍無可忍,意在此地與美國決戰?

而近幾年,伊核協議的未來走向受到了全球的關注,中東地區的敘利亞局勢似乎依舊停留在“化武襲擊”事件上,沒有產生新的噱頭,敘利亞當中更是暗流湧動,緊張局勢尚未得到緩解。美國和俄羅斯不斷向敘利亞周邊增兵,而就在今年的5月8日,有多家媒體報道,近一個月來,有8艘俄羅斯運輸船抵達敘利亞港口,運來了大量的作戰裝備和各種後勤保障的軍需品,其中甚至還可能包括S300防空導彈。

導彈突襲?美國攪弄敘利亞局勢

在今年的4月9日,環球網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敘利亞霍姆斯省T-4空軍基地突遭導彈襲擊,8枚導彈被敘利亞空軍攔截。相關機構表示,此次意外襲擊導致了14人死亡,其中包括若干名伊朗軍人。不久後,敘利亞國國營媒體阿拉伯通訊社宣稱,此次襲擊可能是美國發起的,但美國卻矢口否認。

俄羅斯緊急運送大批軍火,忍無可忍,意在此地與美國決戰?

此次導彈襲擊事件雖無證據能否證明是由美國引起的,但在不久之後,美國國土安全事務顧問博斯特宣稱不排除對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並表示目前任何可採取的應對措施都“放在桌面上”。其言外之意是美國隨時會對敘利亞發起軍事打擊。由此看來,美國發起導彈襲擊的嫌疑最大。

雖說無法確定此事的罪魁是不是美國,但可以確定的是,即便是美國所爲,美國也不會承認,因爲美國不會甘願因爲這件事而影響自身國際地位。如今,敘利亞局勢危急複雜,美國和俄羅斯在敘利亞事件中相持不下,鬥爭不斷。美國將化武襲擊的罪名扣到俄羅斯頭上,暗示俄羅斯會爲此“付出大代價”,其目的無非就是從中攪局,爲美國發起軍事行動尋找正當理由。美國如此將矛頭對準俄羅斯,無非就是其掩耳盜鈴的一貫伎倆。

大力援助?俄羅斯助力敘利亞實爲保全自身

敘利亞戰爭早已不只是單純的兩國衝突,很多國家都已經卷入這場危機重重、情勢複雜的風波之中,而這場風波的主導者則是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世界大國。在敘利亞戰爭中,美國支持土耳其,而俄羅斯則支持敘利亞。俄羅斯之所以不留餘地地支持敘利亞,首先是因爲敘利亞是俄羅斯的一大商品經濟客戶,敘利亞可以給俄羅斯帶來鉅額利潤,而且敘利亞也是俄羅斯的中東地區出海口。此外,因爲敘利亞是美國在阿拉伯國家的盟友之一,如果敘利亞罹難,俄羅斯視若無睹,則會讓俄羅斯在阿拉伯國家之中聲望大減。

俄羅斯緊急運送大批軍火,忍無可忍,意在此地與美國決戰?

俄羅斯此次緊急向敘利亞調運軍火,是準備拉開架勢與美國決戰。在敘利亞戰爭中,美國與俄羅斯勢同水火,兩不相容,劍拔弩張,各持立場。敘利亞戰爭表面看來是土耳其與敘利亞的紛爭,但事實上也早已成爲了美國與俄羅斯的一場惡鬥。俄羅斯如今作此舉,是已然決定不惜一切與美國一戰。

伊核協議不保?美國中途廢止禍及全球

就在今年的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外宣佈: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啓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朗制裁。經歷了多年協商的伊核問題全面解決協議是國際社會在防止核擴散方面的一大卓著成果,但如今,美國卻突然宣佈退出該協議,勢必對國際局勢造成影響。

俄羅斯緊急運送大批軍火,忍無可忍,意在此地與美國決戰?

首先,伊朗問題協議因美國的中途廢棄而無法繼續執行,全球經濟受到影響,而俄羅斯作爲協議參與國之一,也必將遭受極大損失。同時,中東局勢會受到影響,地區穩定態勢將惡化,中東各國將進行更加積極的戰略對抗。若只是一味因安全焦慮而對抗,則適得其反,中東地區安全問題將愈加嚴峻。

作者: 滿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