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靈閣

他們不是玩偶,而是從你生命中路過的人

太陽初升,大霧尚未消散,一陣嘹亮勁急的號角伴隨着霧氣撲面而來,震徹峽谷,緊接着幾聲嘶鳴。霎時間,兩軍如海潮般席捲而來,長劍與彎刀鏗鏘飛舞,長矛與投槍呼嘯飛掠,箭雨如蝗山河顫抖。

直到大霧散去,才發現,原來這一切都發生在桌面之上。

兵人模型,在世界上已經流行了20多年,早些年,這些兵人模型基本上都被國外所壟斷,所以它們的題材,也一般都是二戰,和美國大兵這些現代化的設計理念。

而這些模型兵人一經流傳到國內市場,也迅速在80後,90後之間引起了一陣不小的熱潮。可以說,在很多年前的中國,所有的男孩子家中,基本上都可以看到這些小小的綠色兵人。

就像是那款經典的《玩具兵大戰》一樣:幾個兵人,就是一個戰隊。幾個戰隊,就是一場電影,沒有硝煙也沒有槍聲,但是這些小小的男孩,依舊在用心做夢,因爲它們就是真實的遊戲。

經典遊戲:玩具兵大戰

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新穎的玩具,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而這些即不會動,也不會變形的綠色小人,已經不足以滿足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

它們被日新月異的世界,和我們對玩具的渴望所淘汰了。

後來直到我們長大,才發現,這些小人在角落裏早已被塵封了多年。

曹江波就是當年的那批孩子之一。這個喜歡歷史軍事題材遊戲的老男孩,經營着一家玩具廠,年屆三十仍經常在遊戲中殺到三更半夜,並樂此不疲。這個在外人眼中永遠也長不大的老男孩,同樣也是一個兵人愛好者。入坑多年,曹江波收藏的兵人家裏和辦公室早已堆不下了。

曹江波

接觸的時間長了,他自然也開始關注兵人市場的發展。而在世界範圍內的各式兵人中,一直也沒有曹江波心心念唸的中國古代兵人出現,這讓他感到很失望。

其實這一點,曹江波也能理解。畢竟中國古代兵種服飾工藝複雜 ,尤其是甲片,國外題材的甲片通常是整片 畫好花紋 ,開五金模具或者塑膠模具就可以整片出模。

國外的冷兵器時代風格兵人

而中國古代戰甲多是細小甲片組合或編織起來 有比較好的活動性,更貼身,製作工藝也更復雜, 要求也更高,市面上一直都無人敢碰。

中國傳統盔甲

此時的曹江波早已萌生了自己來製作中國古代兵人的念頭,有了這個想法 ,這個長不大的遊戲宅男便把玩遊戲變成了一邊找人 一邊考證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年多各遊戲兵人論壇溝通篩選。

最後找到從事古代軍事遊戲開發的陳總和喜歡兵人收藏設計的小超人,三個人志趣相投的人相見恨晚, 經常激烈討論到深夜,最後決定以明代的士兵爲素材開始設計製作兵人,併爲這個僅有三個人的小團體,起了個頗具古風又略帶神祕色彩的名字:“空靈閣”

空靈閣明朝系列兵人:錦衣衛

在真正開始製作這些兵人的時候,“空靈閣”這三人才發現:“這些盔甲服裝的設計製作,甚至不亞於一場手術。”

他們需要自己去組裝,設計,上色。而剪刀、鑷子,針和線,這些原本不屬於男人拿的工具,三人整日和它們打着溫情而炙熱的交道,4—5小時出一個成品。除此之外,爲了兵人的合理性,每一個作品都要完美的貼合事實,爲此除了翻閱大量資料史書,他們甚至專門去全國各地的博物館找尋當年留下的實物畫面,作爲參考。

空靈閣作品

用曹江波自己的話說:這就像是深陷泥潭,但會不會掙扎,就要看你是否心甘情願。

空靈閣明朝系列兵人:御林軍

空靈閣的作品細節令人咋舌:盔甲、服飾、佩劍、髮型......如果仔細分辨,它們的造型、組成,數量,和歷史記載的近乎沒有差異。

揣着懷疑而好奇的心態挨個看過去,個個都有特點,而“他們”的臉上有着生動的表情,如果你將它看做是一個拯救人類的末日英雄,又或一位曾與你出生入死肝膽相照的老戰友。

也許,這些玩偶就不再是玩偶,而是從你生命里路過的人。

隨着第一款錦衣衛兵人的出爐 ,“空靈閣”這個名字勳在引起兵人愛好者們的側目。到第二款御林軍鎖子甲,再到後面各種不同材質不同工藝的戰甲幾年時間裏相繼研發出來。

棉甲,魚鱗甲,山紋甲,甚至弗朗機火箭車等火器模型,都相繼問世。

可以說, 每一款空靈閣兵人的製成都承載着製作團隊無數個不眠之夜。

“空靈閣”的三人,作爲愛好者而言,他們爲了兵人這一愛好,早已傾其所有感情,並在這之中尋找到了如獲至寶的快感。

曹江波曾經說過:“很多人覺得收藏玩偶有些幼稚,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愛好,總比將錢花在其他無用的事情上好,能在30多歲還在玩玩具的人,都活得很簡單。如果在工作中遇到壓力,看看‘他們’,擺弄擺弄,很能解壓。”

如果你真的愛上兵人玩偶,“他們”便不再是玩具。

空靈閣系列作品賞析

如果你還想了解空靈閣的更多作品

請掃描下方人間兵器運營二維碼,添加微信瞭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