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天的《中国质量报》报道,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由贵州省主导制定的ISO20258:2018《镁锂合金锂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国际标准,这是继2017年6月主导制定的《钢丝绳要求》国际标准后,贵州省在国际标准制定领域的又一突破。

镁锂合金是镁合金系列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贵州省主导制定该标准之前,国际上没有通用的对合金中锂含量的检测标准。

为填补这一国际空白,增强我国在镁锂合金新材料应用上的话语权,2014年,贵州省质监局指导并支持贵州理工学院向ISO/TC79/SC5(镁及镁合金)国际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提出制定《镁锂合金锂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国际标准提案。获得立项后,贵州理工学院、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共13家单位组成起草小组,历时5年,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复验验证,制定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合金中锂含量的检测方法标准。该标准送审稿于2017年9月ISO/TC79国际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年会上经日本、法国、英国等ISO/TC79相关成员国专家严格审查,于今年7月正式发布。

据悉,该标准的发布,不仅为生产商、用户提供了国际通用互认的检测方法,能有效降低镁锂合金在国际贸易中重复检测的成本,减少贸易争端,体现了我国在镁及镁合金领域的技术能力。

来源:中国质量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