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南祁東:男子冒充中紀委幹部行騙被縣委書記識破

本網訊(彭期剛)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2018年,祁東縣把巡察作爲加強黨的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一把利劍緊抓在手,通過突出政治巡察、創新工作機制、狠抓整改落實、推動巡察監督成爲全面從嚴治黨的一支重要力量,巡察利劍作用凸顯;開展個別談話845人次,受理來信來電140件(次),接待來訪259人(次),向被巡察單位反饋整改問題568條,向縣紀委監委、縣委組織部移交問題線索105條。

奉法者強,明法者進。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新判斷、新思想,成爲最閃亮的“音符”之一。縣委書記、縣長擔負着保一方平安、謀一方發展、富一方百姓的重要使命,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爲認真貫徹落實《湖南省貫徹〈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實施辦法》,充分發揮黨政主要負責人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中共湖南省委法治湖南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司法廳在全省組織開展了“十佳法治建設推進者”活動,以此展示縣市區黨政一把手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實踐,奮力推進法治湖南建設。

據2017年12月3日,湖南紅網刊發《讓依法治縣成爲一個縣委書記的行動自覺》文章,闡述了十佳法治建設推進者祁東縣縣委書記杜登峯主導力推“三項建設”,創新推進“法治祁東”建設的相關事例。並以杜登峯在工作中遭遇的一件小事、發現一起案件線索,並由此指揮公安機關偵破了一樁冒充中紀委幹部詐騙的大案,詮釋了作爲全縣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法治思維,法治觀念。

工作中發現細節:男子冒充中紀委領導被縣委書記識破

2016年5月的一天,杜登峯收到一名自稱是中紀委幹部監察室某某的短信,此人稱自己老家是衡陽祁東人,出差到湖南開展中紀委巡視工作,希望方便時到祁東拜訪杜登峯書記。杜登峯出於禮貌,象徵性地進行了一個短信回覆。

“不料,沒過多久,此人又給我發了一條短信。他說他到衡陽辦案了,還拍了一張他的工作照給我,這個時候才引起了我的警覺。”杜登峯推測,此人給他發工作照的目的就是要讓他深信徐某是中紀委工作人員,這就肯定有問題了。杜登峯一方面口頭歡迎徐某來祁東視察工作;另一方面聯繫上了中紀委有關工作人員,一打聽並不存在徐某這個人。

很快此人果真來到了祁東縣委,找到相關工作人員稱要見縣委書記了解一家造紙廠申請的扶持資金的情況。識破騙局後,杜登峯將他穩下來,同時請公安局民警喬裝相關部門負責人與他“商討”案情,固定他的詐騙事實,隨後將他帶到公安局接受調查。

經公安部門調查發現,2016年根據中央政策文件精神,地方政府要淘汰落後產業,併爲符合條件的企業配套了相關扶持資金。祁陽當地一家污染嚴重的造紙廠小作坊老闆便打起了配套資金的主意,通過資料造假準備套取財政資金288萬,爲此,該老闆找到一位自稱“中紀委幹部監察室幹部”的男子徐某,欲向其尋求幫助,通過徐某給當地政府打招呼獲得這筆資金。經過祁東縣公安局民警偵查,原來該男子徐某不過是岳陽的一個普通農民,經常冒充中直部門的領導到處行騙,他還有一個幾個人的小團隊,通過詐騙非法獲利幾十萬元。

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帶頭學法守法執法護法 探索依法治縣的新路徑

“要嚴格依法依規辦事,就要有這種行動自覺,尤其是作爲縣委這個一線指揮部的總指揮。”作爲依法治縣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杜登峯每年都高度關注和認真審定將法治建設納入全縣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他堅持四個帶頭:帶頭學法、帶頭守法、帶頭執法、帶頭護法。同時,在深刻領會上級精神的基礎上,他還不斷探索依法治縣的新路徑、好法子。

作爲全縣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杜登峯深知,法律只有被信仰,成爲一種信念和自覺,依法治縣的大廈,纔會有堅實的地基。信法學法,關鍵是領導示範。他身體力行,利用業餘時間勤學法律,通過自考獲湘潭大學法學學士學位,打下了深厚的法治精神根基。擔任縣委書記後,杜登峯注重強化班子成員的法治觀念。

“杜登峯書記擔任祁東縣委書記一職後總是隨身攜帶‘預算法’‘招投標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無論是開辦公會還是到基層調研,凡是遇到問題他都會對號入座尋找相關法律依據。”在祁東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小云看來,杜登峯時時刻刻都在運用法治思維辦事。

按法律法規辦事,不鑽制度“漏洞”,不打“擦邊球”,成爲杜登峯在大會小會上強調最多的一點。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完善腐敗多發部門和領域的工作制度,推行縣委巡視巡察全覆蓋,提高法紀法規的執行力。近年來,全縣“三重一大”決策、重點項目建設、招投標領域等工作制度進一步完善,織密了執法執紀的網絡。在他的率先垂範下,全縣幹部職工學法用法蔚然成風,領導幹部任前考法成爲常態,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深入人心,全縣連續三年普法考試合格率在99%以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