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下记录,上次写“学习”主题居然是在三个月前,OMG!惭愧。

今次主题简单粗暴如标题,我要分享一些最近看的TED演讲,因为最近看的比较多,TED还是大类目,量也巨大,还是要从中挑挑拣拣的。

[1]AI将掀起下一次工业革命

其实演讲的翻译标题是掀起“第二次”,不过我总觉得这个次数有待商榷,还是用“下一次”更精准。最近的新闻里提到“人工智能”已经被提升为国家战略了,以后小学开始就要学习人工智能,想起前几天网络上流传的中关村小学开学的分享课嘉宾,网友说以后不是输在起跑线的问题,是大家的起跑线就不是同一条。

人也是一样的,不是如何去抵挡机器人到来的问题,是机器人时代一定会到来,有些工作岗位一定会消失,但更多的新岗位也会诞生,竞争力在于如何不断与AI去磨合工作。这个演讲的演讲者是KK,老头子真是个有意思的人,强烈推荐。

[2]更好地失败

一般地演讲主体不都是“更好地成功”咩?

这个演讲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换位思考”。我们其实常常把换位思考挂在嘴上的,但也就是挂在嘴上而已,毕竟思维模式这种东西,很难被改变的。演讲者多年研究这个主题,说了从构造性原因和文化性原因上,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的思维惯性,并且提醒大家,要适度离开自己自我感觉良好的小圈子,并且勇敢说出“I don’t know,Maybe I’m worry.”

[3]谈论我们背后的为什么?

话题从“How tomake a change?”开始。这大概是我们每个人每年、每个月或者每天都在瞎想的一个话题,多数人只是想,想一辈子,极少数人去试,试的大部分人中又失败了,少数人成功了。在探究失败的过程里,大家会给自己找各种原因,于是演讲者说,核心并不是资源,而是策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主题依旧是从思维模式展开的,事实也是,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现思维模式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确实至关重要,当然如果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是否有问题,那就sad了。

情绪也好、状态也好、目标也好,总之可以去看看里面的说法,每个人都会对别人传递出来的观念有自己的判断的,但去听不同的观念,本身还是比较有益的。就是听完后记得消化和判断,否则信息会过剩,也会迷失自我。

[4]情绪劳动

这个不是TED演讲,是我某天早上偶然听的一段音频节目里提到的观点。说为什么很多人上一天班,明明什么都没做,下班了却觉得好累好累?核心就是我们在工作中既有体力劳动,也有脑力劳动,更有情绪劳动。

甚至情绪劳动的成本还挺高的,所以有些工作的收入当中本身就包含了对于情绪劳动支付的报酬。因为控制情绪的成本极其高昂,所以情绪劳动多的工作就要适当的休息和调整,否则对个人的影响很大。听完后觉得非常有道理,比如对于有些工作环境,“合理的方式”是说:忍忍嘛,但事实是有些环境忍的心脏都要爆炸了,怎么忍嘛?然后下班就疯狂去买东西了,用另一种成本来填补情绪成本的支出,哇,人生就是修行。

以上几个TED演讲都可以在网易公开课上搜索到。

也可以通过饭团加入我们的持续阅读打卡群,一起持续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