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女,丝袜,淡淡香味……看看你的滴滴评价,其实是一场被迫社交

“21岁空姐乘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再度把网约车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滴滴的平台责任还未有定论,网友又把目光转向了滴滴顺风车的评价系统上。

网友们评论,这些“露骨”的评价,被认为变相增加女性遇到危险的概率,直接让司机挑选侵害对象变得更容易了。看看网友们晒出的评价:

如果滴滴为了双方对司乘关系互相评价,对服务作出表述如何如何这无可厚非,但“肤白貌美”、“淡淡香味”的标签,对声音、身材、相貌做出评价是何用意呢?

假若以“社交”为借口,增强用户黏性,作为理想没问题,但那些充满诱惑的标签和评论却造就了价值观导向的错误。

不少男司机只接女乘客,不接男乘客,足以说明问题。

一、社交是个壳,迎合人性的恶

当年滴滴打着“遇见美女,你我同行”的口号进军拼车市场,主打社交牌。

但是社交是果,不是因。

一位男司机在知乎这样细细描述自己的撩妹心理:

有女孩说被微信勾搭10次。

也有男车主说接女乘客是为安全考虑。

但不得不承认,顺风车的标签和评价采用了中国互联网产品最普遍的做法——迎合了人性的恶,社交只是个壳。那些有诱导性的标签和评价,激发了荷尔蒙。

双方的评价目的是为了让后来的乘客或司机对本次的司机或乘客有个了解,进而选择接或不接、坐或不坐。标签应该是“文明”、“准时”、“不走弯路”、“乘客素质高”等等,不应该用美貌、香味、腿长作为影响司机判断的标准。

二、乘客被迫社交

乘客真是为了社交?不,其实是卷入了一场被迫社交。

其一,虚假生硬的社交氛围。

前几年,拼车app很火,笔者曾拼过一次车。当时的拼车软件都提倡“尊重司机坐前排、跟司机友好互动聊天”。

可是一大早睡眼惺忪,想眯眼养神或在路上用手机工作,就没太和司机聊天。

结果,下车后司机给了个差评,差评。。。就是因为没聊天。

言外之意,乘客必须和司机聊天,或者主动找点话题。聊上一路才算一次合格的美好流程。

其二,坐顺风车第一动机真不是为了交朋友。

乘客用顺风车第一要义必然是图便宜,没有谁是为了交个朋友去打顺风车的。

司乘双方各有所需,并不是为了交友。我们特地绘制这幅动机图:

乘客——>便宜坐车、被迫社交——>顺风车司机

顺风车司机——>消遣、社交、抵消不挣钱的纠结——>乘客

顺风车不赚钱,顶多挣个油钱,消遣社交一下;乘客就是图便宜,被迫社交。

专车为什么不主打社交?它的动机图是这样的:

乘客——>打车快、车干净——>专车司机

专车司机——>能挣钱、乘客多——>乘客

专车就是为了挣钱,用好的车的质量和服务去换取乘客的高价支付,乘客也享受服务,可以不陪聊天、不尬聊。

对比发现,乘客在顺风车环节里,其实是卷入了一场被迫式社交。

产品经理需要反思一下,诱导性标签固然可以提高积极性,但是所有产品都追求社交是病,得治!

对了,乘客之间,是可以互看标签评价的。

对话前搜狐高管蔡明军:未来已来,2018是区块链应用场景元年

实锤:蔡文胜与BEC美链关系密切,美图是项目创办人投资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