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國法律,所有18週歲至35週歲,且身體健全的成年男子均需在部隊服大約兩年兵役。不過,奧運會冠亞季軍、亞運會冠軍、國際藝術大賽冠亞軍和韓國國內藝術大賽冠軍可作爲藝術和體育人員爲國服務,以此代替服現役。藝術和體育人員只需接受四周基礎軍事訓練,之後就可在社會上在自己從事的領域中持續活動。這一規定實際上就是免除兵役。

在剛剛閉幕的雅加達亞運會上,韓國男足戰勝日本隊奪冠,韓國隊頭號球星孫興慜憑藉亞運金牌被免除兵役,此事在韓國國內受到廣泛關注,關於兵役特例制度的公平性問題也引發熱議。

部分支持爲運動員免除兵役的人主張,運動員“宣揚國威”,應該對他們提供免除兵役的優惠。不過,也有不少反對者認爲,這種做法這不符合時代需求。

面對國內的討論聲音,韓國當局已經作出回應。韓國兵務廳3日表示,有必要對體育和藝術領域的免除兵役制度重新進行研究。

韓國國務總理李洛淵在4日召開的國務會議中談到兵役特例制度問題時承諾制定改善方案。李洛淵表示,兵務廳已經表態將全面研討兵役特例制度改善方案,希望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問題,凝聚智慧,拿出最合理的改善方案。

韓國國防部發言人崔賢洙4日也表示,韓國國防部正在研究文藝兵等多種替代服兵役制度,計劃同有關機構就此進行協商並聽取民衆意見,爭取制度公平。

(原標題:亞運冠軍選手不用當兵 韓兵役制度公平性引發爭論)

編輯:TF003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