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對年羹堯的感情非常複雜,一方面他對年羹堯居功自傲,不從皇命的行爲非常痛恨,另一方面對年羹堯的才幹又非常賞識,所以當時賜死年羹堯,雍正皇帝是下了很大決心的,在賜死年羹堯的前一刻,雍正還在問身邊人:難道年羹堯非死不可嗎?這說明雍正從心底裏實際上並不想殺年羹堯,只是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爲之,雍正皇帝給了年羹堯很多次機會,年羹堯的罪過被揭發之後,雍正皇帝將其官職一貶再貶,就是希望年羹堯有悔過的表現,能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可是年羹堯驕橫跋扈,連一道請罪的摺子都不肯上,最終觸怒雍正,雍正決定除掉年羹堯。

  但是令雍正沒想到的是年羹堯剛剛被賜死,西北又起戰事,昔日宿敵捲土重來,讓雍正頭疼不已,邊疆統帥諱敗爲勝,竟然還給朝廷上了邀功的摺子,這讓雍正皇帝非常氣憤,在軍機處雍正大發雷霆,準備處理幾個讓他們戴罪立功,張廷玉等大臣雖然覺得此舉不妥,但是卻不能貿然進諫,關鍵時刻老八發話,說的句句在理,他認爲此事不可輕舉妄動,一定要顧全大局,不可因小敗而處置大將,朝廷正確的處理方式應該是表面上恩准請功的摺子,然後在密摺中點破對方的小算盤,表示朝廷對此事瞭如指掌,如此恩威並濟方能夠讓將士用命。八爺說完這番高論之後,雍正眼神十分複雜,既有對老八才幹的佩服,又有對八爺黨勢力的恐懼,此時的他已經明白八爺黨真的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

  除了對八爺黨的憂患,雍正還表現出了對年羹堯之死的惋惜,甚至在心裏後悔殺了年羹堯,當得知西北的真實戰況之後,雍正大發雷霆,竟然失言說:這樣的勝利,在年羹堯手裏早就被......。雖然雍正及時打住,但是在座的諸位還是可以看出雍正面臨戰事無大將可用的尷尬以及對年羹堯之死的悔意。

  實際上年羹堯之死的確怪不得雍正,雍正對於年羹堯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可年羹堯卻不瞭解雍正的苦心,年羹堯對雍正的感情非常複雜,前期是規規矩矩的主僕關係,後期則是一個桀驁不馴的兒子對待父親的關係,可年羹堯萬萬沒想到自己最終下場會如此之慘,當然雍正也爲此痛心至極,不僅心痛失去了一個心腹,更痛心失去了一位國之棟樑。

  參考文獻:《雍正皇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