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爲上交所的問詢,估計很多人很難再想起這個名字——兩面針,這是一味中藥的名字,但是它更爲國人所熟知的身份是一款牙膏,我國第一款中草藥牙膏,一款曾經火爆大江南北的牙膏。

又一民族品牌衰落 兩面針連年虧損 這真的是宿命?

它曾經有多火爆,現在就有多落寞。市場業績十分難看,依靠變賣資產度日,難怪我們想不起它,難怪上交所會找它談話。其實這已經不是兩面針第一次被問詢啦,早在2016年10月,兩面針就曾經因爲業績夠難看,而被上交所問過一次話。

當時兩面針股票的價格是8.14元,當時公司的回應是避免被退市。如今兩面針的股票價格是5.4左右,如今公司又會作何回應呢?

兩面針只是國產牙膏的一個縮影,一個代表。現如今的牙膏市場,已經是外資品牌絕對主力的時代,國產品牌只有雲南白藥算得上是風生水起。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雲南白藥在牙膏領域全然是個後來者,之前的王者如兩面針,如中華,黑妹,只能蜷縮在超市貨架的最底層啦!

又一民族品牌衰落 兩面針連年虧損 這真的是宿命?

很多市場人士願意從兩面針爲代表的中國牙膏行業的經營,投資等等方面爲它們診斷疾病,開出藥方,在我看來,這些固然是原因,但是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沒有提到,那就是其實品牌是有周期的。品牌也象一枝花,一棵草一樣,也會經歷一個出生、成長、成熟和衰退的過程。

又一民族品牌衰落 兩面針連年虧損 這真的是宿命?

1978年,我國第一支含有中藥成分的牙膏兩面針研製成功,開創了藥物牙膏的先河。彼時正是改革開放初期,一大批國產品牌牙膏迅速崛起,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裏,民族牙膏品牌進入了黃金時期,兩面針、中華和黑妹三大國產品牌在中國牙膏市場佔壟斷地位。

1992年,高露潔率先進入中國,1995年,世界上最大的清潔用品公司寶潔公司的佳潔士進入中國。2000年十大牙膏品牌中已被外資佔去六席。一場危機正在臨近,但是兩面針並沒有意識到。

2004年,兩面針實現年銷5億支,與當時的高露潔、佳潔士兩大外資品牌一起,成爲了牙膏市場新的“三國爭霸”格局,同年,兩面針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僅僅兩年之後,2006年開始,兩面針開始了長達12年的虧損。

又一民族品牌衰落 兩面針連年虧損 這真的是宿命?

兩面針的40年,真是完美地詮釋了一個品牌的全生命週期。從1978年出生,到1980年代的成長,再到1990年代的成熟,再到之後的衰退,每一步似乎都沒有能逃出品牌週期的宿命。

然而讓人不禁疑惑的是,既然品牌有周期,那麼爲什麼會有100年的可口可樂,100年的西門子?

又一民族品牌衰落 兩面針連年虧損 這真的是宿命?

這就是一般企業和成功企業之間的區別。這就是爲什麼巴菲特會投資可口可樂。品牌週期固然存在,但是可以想辦法延長它的生命力。

其一,就是產品的不斷迭代。每一代可口可樂都會長相不一樣,雖然其配方沒變。1979年可口可樂重返中國,幾乎同時兩面針誕生,但是這四十年可口可樂的包裝設計、口味變化一直緊跟時代。反過了看兩面針,在2006年之前,很少有什麼氣質上的變化。

其二、就是品牌下新產品的研發,可口可樂不光買可樂,這個大家都知道,芬達,汽水、飲料,各式各樣。

未來我們還能看到兩面針嗎?我們是該說再見還是會說,又見到你真高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