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一、手足口病的飲食注意事項1. 手足口病的飲食注意事項2. 手足口病的症狀3.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二、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三、手足口病的危害

手足口病的飲食注意事項

1、手足口病的飲食注意事項

1.1、本病流行期間,兒童宜少喫煎炸、辛辣食品,不宜暴飲暴食,多進清淡、新鮮而宜消化的食物,減少胃腸道負擔;生活規律,多飲水,勤洗手,隨氣候變化增減衣物;避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居住與活動空間多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1.2、手足口病患者最好不要喫冰冷、辛辣、酸鹹等食物,也不要喫魚、蝦、蟹等食物。

1.3、患者飲食宜清淡無刺激性,忌食辛辣、魚、蝦、肉類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飲食溫度不宜過高,食用過熱的食物可以刺激破潰處引起疼痛,不利於病變癒合。

2、手足口病的症狀

患兒的起病會非常急,會造成厭食和發熱以及口痛,在口腔粘膜上面會出現潰瘍或者是皰疹,在舌頭和頰粘膜等部位非常常見,還有可能會波及到牙齦和扁桃體以及咽部。同時患者的臀部和手足以及腿部都會長出斑丘疹,之後會轉化成爲皰疹,皰疹的周圍還會出現炎性的紅暈,皰內還會出現少量的積液。手腳部位會相對多一些,掌背面也會出現,等消退之後不會留疤。

3、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3.1、傳播方式

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羣密切接觸傳播爲主。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牀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3.2、易感人羣

人羣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後可獲得免疫力。由於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後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因此,人羣可反覆感染髮病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爲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據國外文獻報道,每隔2-3年在人羣中可流行一次。

3.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佈極廣泛,沒有嚴格的地區性。四季均可發病,以春夏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爲少見。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幼兒園和託兒所容易發生集體感染。家庭也有此類發病集聚現象。醫院門診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格,也可造成傳播。此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複雜,流行強度大,傳播快,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大流行。

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

1、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症處理

1.1、口服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

1.2、嘔吐難以進食者給予輸液。當口腔因有糜爛喫東西困難時,可以給予易消化的流食,飯後漱口。

1.3、口腔潰瘍給予青梅散、金黴素魚肝油或錫類散外塗,疼痛劇烈塗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並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

1.4、皮膚皰疹有繼發感染者塗以1%甲紫。

1.5、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若伴有發熱時,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

2、手足口病可能結合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病症,應及時進行治療。

2.1、併發腦膜炎者按照腦膜炎治療。

2.2、併發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療。

手足口病的危害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病,普通的病例和一般的呼吸道感染是一樣的,損害、危害不是太嚴重。但對於重症的病例,因爲會損傷到神經、呼吸、循環系統,所以比較嚴重。而且手足口病發病比較兇險,對兒童危害比較大,一般遇到手足口病,最好及時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