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是我國的特色果品,目前年產量在4萬噸左右。柿子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維生素c,每百克柿果中含Vc49--72g,是橘子的2倍、香蕉的8倍、葡萄的10倍,柿子中還含有大量黃酮類化合物、單寧等酚類物質,具有抑制血小板凝結、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軟化血管的作用。柿果中含有很多還原糖。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醇。這些糖經酒精發酵作用,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發酵的快慢主要與酵母菌的多少、酵母菌活動環境有關。在25~30℃,含糖量不超過12%時發酵最快。柿子中的單寧會妨礙其活動,最好在加入酵母菌時,先加入黑麴菌將單寧分解(或加鹼中和)。進行發酵時,以密閉室不供給氧氣條件下發酵,才能充分地將糖變成酒精。

柿子酒的釀製方法:

黃酒(發酵酒)製作:將柿子洗淨、脫澀、除去柿蒂,用碾子碾成糊狀,倒入發酵缸內,約至三分之二處即可,不能太滿,以防發酵時膨脹外溢。再拌入1%黑麴黴、5%酒母、混合均勻,充分壓實,加蓋密閉,置於發酵室發酵。發酵室溫度控制在25~28℃,在發酵過程中,每天用木耙打耙三次,使上下發酵均勻。經過5~7天,上部出現清水,酒味很濃時,用布過濾,濾出液就是發酵酒。由於柿子中果膠物質和蛋白質含量較多,酒液較混濁,可用果膠分解酶(酶製劑)、雞蛋清或明膠處理。其中以果膠分解酶的效果最好。發酵酒經陳釀,雜質沉澱後,再裝瓶出售。

白酒(蒸餾酒)的製作:可採用固體發酵法制取白酒。是將柿子碾碎,按重量加入25%的穀糠,拌和均勻後裝入瓶內蒸20分鐘,取出散冷,待溫度降至35℃左右,加入4%的酒麴,攪拌均勻,裝入發酵缸(池)密封進行發酵。溫度保持25~28℃,經7~10天,發酵完畢,便可蒸餾。蒸餾前再拌入20%的疏鬆材料(穀糠、高粱皮),使成不幹不溼狀態。太乾出酒少,太溼蒸不上,影響出酒的時間和數量。拌勻後裝瓶蒸餾。出酒多少與柿子含糖量、成熟度及釀造技術有關。一般每100千克鮮柿子可出50度白酒10~13千克。

配製酒:將榨取的柿子澄清汁略加濃縮後,加入60度的白酒50~75克稀釋至500克便成配製酒。每100千克鮮柿子可配製50千克酒。此酒昧甜而醇,無怪味。酒色與柿汁沸騰時間長短有關。時間過長容易變褐,故需及時停火。配成的柿子酒須經充分沉澱,再用小瓶分裝,能避免酒內出現殘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