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A股IPO剛滿7個月,中信建投發佈130億元定增預案。

上市剛滿7月的中信建投再推130億定增,重點提及四大投向上市剛滿7月的中信建投再推130億定增,重點提及四大投向

2019年首單券商定增,達百億之巨。中信建投21日晚間發佈的定增預案顯示,將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資總額不超過130億元,主要用於投向資本中介業務和投資交易業務。

這是繼2018年6月份中信建投A股IPO募資近21億後的再融資行爲,恰好符合監管新規對再融資間隔不低於6個月相關要求,可謂“踩點”定增。

從2016年底至2018年底,中信建投已進行了3次募資。其中兩次是在境外,共募資67.33億元人民幣,還有2.4億元尚未使用;第三次爲A股募資,全部用於補充資本金,已使用完畢。

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有6家券商公開發布定增相關事項,其中有的券商已經完成定增,有的還未實施。市場人士認爲,未實施的原因通常有兩個,一是由於市場波動,二是受政策影響。

中信建投欲募資130億元

中信建投21日晚間發佈定增預案,將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數量不超過12.77億股(含本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30億元(含本數),擬全部用於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以擴大業務規模,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具體來說,將用不超過55億元用於發展資本中介業務,包括擴大融資融券、股票質押等信用交易規模;不超過45億元用於發展投資交易業務;不超過 15 億元用於增資子公司,進一步推進證券業規模化、集團化發展;不超過10億元用於信息系統建設;不超過 5 億元用於其他運營資金安排。

上市剛滿7月的中信建投再推130億定增,重點提及四大投向

包括融資融券、股票質押業務在內的信用業務是去年券商業績最大的風險點。對於發展資本中介業務,中信建投表示,在目前行業佣金率普遍下調的大背景下,通過發展資本中介業務,挖掘客戶綜合金融服務需求,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市場競爭力。因此,公司需要進一步增加資本投入以適度增加資本中介業務規模。

關於募資發展自營業務,中信建投表示,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 2017 年證券公司經營數據,自營收入首次超過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成爲證券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未來,公司將增強對市場的研究分析,做好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投資與銷售,進一步完善FICC 全線產品佈局,加強各類細分產品的投研能力和產品設計能力,提升做市能力;同時,繼續密切跟蹤經濟走勢、政策變化,發揮基本面定價優勢,秉承價值投資的理念,把握市場的結構性機會,實現與市場環境相匹配的穩定收益。

距離上次A股募資剛滿七個月

此次發行定增預案,距離中信建投完成A股IPO僅僅七個月。

根據2018年11月9日,證監會發布了修訂的《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爲的監管要求》,對之前的監管要求作出了調整,允許前次募集資金基本使用完畢或募集資金投向未發生變更且按計劃投入的上市公司,申請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不受18個月融資間隔限制,但相應間隔原則上不得少於6個月,這被業界稱作是中信建投的 “踩點”定增。

從2016年底至2018年底,中信建投已進行了3次募資。其中兩次是在境外募資,分別募資63.18億元和4.15億元;第三次在A股募資20.69億元人民幣。

中信建投披露的前次募資使用情況報告,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上述境外上市的外資股募集資金已累計使用64.93億元,主要用於滿足客戶投資及融資需求(35%)、增強投資及做市能力(20%)、產品種子基金(20%)、增強跨境業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以及提升海外資產和收入佔比(15%)、營運資金和其他一般企業用途。還有2.4億元尚未使用,將根據實際業務需求進行投放。A股募資全部用於補充資本金,已使用完畢。

2018年以來6家券商涉及定增

由於證券行業競爭激烈、重資產成爲券商收入增長點、行業盈利模式變化、淨資本監管體系等因素共同作用,券商通過定增等手段進行再融資比較常見。

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已有6家券商發佈定增相關事項,其中申萬宏源和華泰證券完成了定增,分別募資120億和141億,廣發證券募資總額不超過150億的定增目前處於證監會覈准階段,海通證券、興業證券、國信證券分別於2018年4月、7月、11月發佈了預案,並已經股東大會通過。

中信建投證券在定增必要性中表示,重資產業務一方面正成爲券商未來主要收入的增長點,另一方面能反哺輕資產業務,保持公司競爭力。

同時,證券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一方面,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同質化競爭較爲嚴重,券商整合併購大潮開啓,行業呈現分化之勢;另一方面,券商對外開放有序推進,允許外資控股國內券商,本土券商將面臨更多外資金融機構競爭。

另外,行業盈利模式正在變化。隨着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等多項指導政策出臺,券商業務模式從過去以通道業務爲主過渡到收費型中介業務、資本中介類業務和自有資金投資業務等並重的綜合業務模式,並將逐漸成爲券商新的利潤增長點。這對券商的資本實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當前以淨資本爲核心指標的監管體系下,證券公司業務規模、風險抵禦能力與其淨資本規模密切相關。合理的補充資本仍是重要的風險抵禦手段,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有利於優化公司資本結構,降低流動性風險,提高公司風險抵禦能力。

不過並非每家券商的定增都能如願順利實施,市場人士和大型券商分析師對券商中國記者分析到,證券行業定增不能順利進行的原因通常有兩個,一是市場原因,一是政策原因。

市場原因在於,2018年二級市場低迷,不少券商股一度破淨,影響了券商增發進度;另外,金融行業監管趨嚴,券商的投行項目、股權質押項目等多有爆雷,多見監管處罰,被罰後定增等資本市場運作也容易受到影響。

編輯: 徐向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