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畫報微信公衆號

汶川,映秀。一座漢白玉雕成的破碎時鐘,永遠定格在這悲慟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

2008-2018,汶川抗震救災10週年。一代少年的10歲與一個國家、一支軍隊的10年相交,中國汶川和人民軍隊一起迎來重生重塑、夢想起飛的新時代。

十年光陰逝去,是一個歸結,更是一個印證。

歸結一個劫後重生的十年光華,

印證山河重整的十年征程。

刻骨的傷痛或已被歲月撫平,

但那些頑強的生命,

那些奮不顧身的救援,

那些衆志成城的故事,

永遠銘記在一個民族的記憶中。

此刻,讓我們透過時間的霧靄,從歲月之河裏打撈驚心動魄的難忘瞬間,回望那些刻骨銘心的日夜,傾聽一曲曲慷慨壯烈的英雄讚歌,致敬在廢墟上前赴後繼的英雄羣像。

緬懷過去,不畏將來;追憶過往,堅定前行。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2008年5月12日下午,某工兵團官兵緊急馳援災區。攝影/記者 李靖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某部官兵奉命奔赴災區搶險救災。攝影/特約記者 吳蘇琳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火速輸送救援部隊。攝影/特約記者 沈玲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4500名空降兵飛抵災區。攝影/特約記者 沈玲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武警官兵火速趕赴北川重災區增援。攝影/記者 陳立人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地震發生1個小時後,某部官兵來不及整理坍塌的宿舍樓,就火速開赴什邡鎮民主中學,連續奮戰3小時,成功救出8名重傷員。攝影/陳軍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衆志成城 託舉生命。攝影/特約記者 劉應華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2008年5月14日11時47分,第一批傘兵按計劃逐次跳出艙門,空降重災區茂縣。攝影/特約記者 劉應華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某陸航團官兵第一個開闢汶川震中的“空中生命線”。攝影/記者 李靖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救援官兵在災區搭建起一個個"生命綠洲"。攝影/記者 張雷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2008年5月14日15時21分,武警官兵在都江堰市中醫院廢墟中解救了一位老人。攝影/特約記者 劉海山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2008年5月14日,駐滇某團官兵在北川陳家壩鄉災區救出一名僅4個月大的嬰兒。攝影/特約記者 鄧忠開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武警官兵捨生忘死搶救北川中學的學生。攝影/特約記者 劉海山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趕快把孩子送到安全的地方!攝影/記者 馮凱旋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第三軍醫大學抗災醫療隊緊急搶救重傷員。攝影/趙建偉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空降兵某師分兵七路,在綿竹、什邡等7個鄉鎮同時展開救援活動。攝影/張東賀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官兵緊急搶救受傷羣衆。攝影/記者 李靖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到達災區後,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官兵立即投入到搶救生命的戰鬥中。攝影/記者 喬天富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被困在廢墟長達29小時的李素英終於被營救出來。攝影/特約記者 劉應華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北川受困羣衆終於迎來救兵。攝影/記者 張雷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空軍某部官兵冒雨救人。攝影/特約記者 譚超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山高路險,阻擋不住官兵救民於水火的決心。攝影/特約記者 張振興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某集團軍“沙家浜連”緊急趕赴30公里外的龍門山深處搶救羣衆。攝影/特約記者 張振興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某紅軍師官兵乘坐衝鋒舟向震中挺進。攝影/記者 李靖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某部兩位戰士從天池鄉步行近10個小時,把這對雙胞胎背到漢旺鎮安全地帶,充當了一回“臨時爸爸”。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某部官兵在北川合力搜救搶運傷病員。攝影/趙忠路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某部官兵冒雨轉移受災羣衆。攝影/特約記者 劉應華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某部官兵仔細搜尋倖存者。攝影/記者 岱天榮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舟橋部隊使用大型裝備轉移映秀鎮受災羣衆。攝影/查春明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空軍某部將一批救災物資運往映秀災區。攝影/特約記者 賁道春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後勤分隊官兵沿着被震裂的公路步行輸送補給。攝影/記者 陳立人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某紅軍師官兵爲羌族災區羣衆搶收糧食。攝影/記者 李靖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戰士執行完空投任務後,抓緊吸氧爲下次空投保存體力。攝影/特約記者 譚超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官兵在映秀災區休息。攝影/崔炯臣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三醫大防疫隊深入受災的藏區村寨救治藏族同胞。攝影/記者 馮凱旋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剛剛出生20天的小明威被救出,並從映秀鎮送上飛機飛往成都。攝影/記者 李靖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面對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時刻,我們怎能不任淚水流淌。攝影/記者 馮凱旋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第一批趕來救災的某部官兵與災區孩子深情交流。攝影/秦德祿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擁抱。攝影/高華勇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救災官兵在北川廢墟旁默哀。攝影/記者 岱天榮

汶川十年|回望汶川抗震救災難忘瞬間,銘記一個民族的傷痕與堅韌

深切哀悼汶川地震遇難同胞,對倖存者致以最深情的祝福。圖爲2008年5月19日下午14時28分,天安門廣場下半旗致哀。攝影/記者 袁學軍

歡迎關注解放軍畫報官方微信公衆號,轉載請註明出處。資料圖片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單獨下載用作他途。

解放軍畫報微信(jfjhbwx)出品

圖片來源:《解放軍畫報》資料室

撰文:周曉鋒

編輯:于海洋

主編:宋 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