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力量是搏击中的缺一不可的两大核心,国内外各种武术流派其训练方法各有千秋,但都是“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中国武术对速度的要求非常讲究,形意拳拳谱中曰:“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西方拳击也是如此,泰森的教练告诉他练好拳击的秘诀:“第一是速度,第二是速度,第三还是速度。”

电影《功夫》中的火云邪神总是爱唠叨这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并且他的速度和反应之快可以徒手接子弹。那么问题就来了,在现实的格斗中,是否真的「唯快不破」?

相对于慢而言,快虽然有用,但是只有在双方攻击能力和抗击打能力相近的时候,速度和反应较快的一方才会占有优势,而「快」绝非是一招「万能绝杀」。在冷兵器格斗中,尤其是较短的冷兵器,速度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哪怕只快人一秒便可取对方首级。关羽斩华雄靠的正是胯下坐骑赤兔马的飞奔速度,未等对方反应,一刀将其斩落。

在站立徒手格斗中,身法灵活、速度较快的人也是占尽优势。但是在地面缠斗、抱摔的时候,「快」的优势便不再那么明显了,并且有时候会受到限制,更谈不上「唯快不破」。

在综合格斗中,力量、速度、体力、心理素质、反应、技巧等,这些都是影响实战的重要因素。国外的训练注重于人体本身的练习,挑战人体极限要求更高更强,他们只想如何通过训练提高速度,却忽视了对距离的研究。

拳谱里常说:打法先上身,手足齐到方为真;形意拳拳谱云:出手如钢锉,回手如钩杆,出手不回手。武术是通过近身、佯攻、回手技来缩短进攻距离提高速度。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人是血肉之躯其速度力量在训练都是有限的,而缩短进攻距离提高速度更加科学更加便捷。

在综合格斗中「快」并不是不可破的!并且破解「快」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拿「力量 」破的,以绝对的力量将对手粉碎。有拿「技巧」破的,在对手出招之前做出预判,将快扼杀在摇篮中。有拿「抗击打能力」破的,任你一秒能打出多少拳我自岿然不动。单一的强调速度并非是无敌的。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拳手在实战方面与世界水平还有距离。格斗技巧的提高更需要先进的训练方法,结合中国传统武术的优点,重新认识中国武术,让中国搏击重新闪耀出光彩溢目的光芒!

-EN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