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位於新文化街45號,現爲北京市魯迅中學,是北京市西城區一處清末民國初的仿西方風格學校,屬於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

上圖:國家級文保碑,2006年5月25日公佈。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御史黃瑞麟奏請設立京師女子師範學堂,校址選在石駙馬大街(今新文化街)鬥公府舊址,清宣統元年(1909年)建成。教學樓面積4300平方米,禮堂建築面積220平方米,由四座樓組成。民國成立後,京師女子師範學堂改建北京女子師範學校,1924年改爲北京女子師範大學。

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建立大元帥府,把國立九院校合併爲京師大學校,該女師大爲京師大學校內的師範學院二部。1928年後,民國首都南遷,北京改稱北平,學校稱北平女師大。1928年7月設立北平大學,學校改爲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

解放後,學校先後改爲北京第八女子中學、第158中學,1996年該校被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更名爲“魯迅中學”。

學堂整體坐北朝南,由六棟二層樓房組成。建築風格爲清末西洋古典折中主義風格。在西洋柱式和拱券做法中夾雜了許多中國傳統磚雕花飾。

上二圖:學校大門前遺留的上馬石

京師女子師範學堂,女師大,曾經掀起了震驚全市乃至全國的大事件。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女師大學生自治會決定參加公祭遭到校長楊蔭榆的反對,引發“驅楊運動”。5月9日,女師大評議會決定開除劉和珍、許廣平等6人。11日,學生會召開大會再度驅逐楊蔭榆。8月7日,教育部竟以鬧學潮爲藉口,解散女師大並封閉校舍,又下令免去魯迅在教育部的僉事、科長及其兼職。11月28日下午,北京的學生、工人及市民3000餘人段祺瑞住宅請願,要求女師大覆校,經過鬥爭段祺瑞政府同意北師大覆校。

上圖:大門前的四根立柱上的磚雕很有特色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民衆集會抗議,通過了駁回最後通牒和驅逐八國公使等決議,並舉行示威遊行。段祺瑞下令軍警向遊行隊伍開槍,並用大刀砍殺手無寸鐵的愛國羣衆。當場打死47人,其中就有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學生劉和珍、楊德羣等。 魯迅得知慘案情況極爲震怒,稱1926年3月18日是“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他當天深夜就寫下了著名散文《無花的薔薇》,後來又寫出了《紀念劉和珍君》《淡淡的血痕中》等流傳至今的戰鬥檄文。

學堂由六棟二層樓房組成,從南向北依次爲1號樓、2號樓、3號樓和4號樓(組成四合式圍樓)、4號樓西側爲5號樓,2號樓西側是一棟稱爲文化苑的二層樓。

1號樓:

著名的風流才女石評梅也是這個學校的學生。石評梅畢業後擔任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女子部學級主任。

1號樓樓門前的磚雕

2號樓前魯迅先生的半身像

2號樓後身

2號樓的室外樓梯

3號樓:

3號樓後身

3號樓與4號樓組成一個四合樓院

3號樓東側立有王震夫人王季青塑像。1954年初,她隨王震將軍調往北京工作,被任命爲北京女八中校長兼黨支部書記。2007年12月24日,王季青逝世,享年94歲。

4號樓:

從4號樓二層看3號樓後身

5號樓:

文化苑:

西側院仍完整保存着魯迅任教時爲學生演講的禮堂、講課的教室等歷史遺蹟,禮堂現已闢爲“魯迅生平展室”。

“魯迅生平展室”前有一座高約2米的“三·一八遇難烈士劉和珍、楊德羣紀念碑”。這是1931年北平大學師範學院師生籌資建立的。

碑身正面刻有“三一八遇難烈士劉和珍、楊德羣紀念碑”16個大字。

這座漢白玉紀念碑的底座還是原始的底座,四周刻有二烈士傳略。

碑身東側刻:國立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

碑身西側刻:中華民國二十年三月十八日立

碑身背面刻有文天祥的正氣歌:“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小院東側走廊牆上有宣傳展板

小院西側平房爲魯迅生平展室

小院南側有第二師範學院第二屆畢業生離校紀念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