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智慧廚房概念早在幾年前就悄然興起,不過,主要體現在單個廚電的AI化,也就是“給每臺家電裝一個APP”的“尬智能”,一直以來並未引起消費者的持續關注。近兩年,在AI技術的日新月異、消費升級浪潮湧現的雙向推動下,智慧廚房再一次成爲熱門話題,那麼,在AI大風口下,智慧廚房真的能落地家庭嗎?還是要淪爲家電廠商的自娛自樂?

AI科技風暴來襲

從人工智能的技術層面上看,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發展,人工智能行業總體處於爆發增長階段,公司和產品數量衆多,並在垂直行業中開始滲透。人工智能技術凝聚了運動智能、感知智能、運算智能和認知智層面,現在業界有兩個通用的方向,第一類是如何運用算法去模擬人的大腦,使得AI完全像人一樣的去思考和決策。第二類是用現在DNN算法加上大數據,再結合一些專家知識,從而形成一些在不同行業不同場景下應用的人工智能方案,目前智能家居、智能家電就是AI應用的重要場景。

AI風口下 智慧廚房真的能落地嗎?

目前各個企業、機構及科研單位都在不同的方向探索,人工智能有三級推進體系,第一層是基礎算法,就是從DNN到CNN,再到現在的JNA、RNA的算法;第二層是技術體系,即是把通用的算法通過數據、結構化、決策組合成的一套技術體系;第三層是應用體系,是技術的落地場景應用。在過去的幾十年裏,科大訊飛建立了非常行之有效的算法、技術、應用推進體系,並在近幾年取得了不俗的AI成績。比如,在2017年舉辦的最權威的語音遠場識別技術比賽中獲得全球第一。另外,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圖象識別等技術上也紛紛取得了世界第一的成績。

  AI+廚房等於什麼?

所謂的智能廚電,是機器通過學習把人類從複雜的交互中解放出來,節省更多精力。即不斷學習人類的行爲和習慣,然後提供個性化的輔助決策,幫助管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真正做到智能需要至少兩項升級:一是嵌入智能語音交互爲主的人機交互界面,使得用戶與智能廚電之間的溝通和人與人一樣自然高效; 二是後臺要具備學習能力,在學習足夠多的物質信息和用戶習慣數據後,可以輔助人類決策合適的使用模式。

在智能廚電場景中,需要領先的智能語音交互技術來提供簡單的、便捷的、高效的服務,讓我們解放雙手,利用家庭生活中的碎片時間“聽取”“交流”大量信息,所以智能語音技術顯得尤爲重要。科大訊飛作爲國內人工智能、智能語音領軍企業,專注智能語音技術19年,已經形成自己的競爭壁壘,將語音、視覺、機器翻譯等核心AI技術在家居、養老、教育等各領域發揮效用,爲家庭、企業、生產各場景廣泛賦能。可以說,對於科大訊飛來講,在“虛擬智能管家”在技術上已經沒有太大的難度,智能語音交互爲主的新一代交互技術已經初步實現人與家居環境的順暢交流。目前像海爾、美的、TCL、長虹等家電巨頭,都是科大訊飛的長期合作伙伴,海爾馨廚系列冰箱就是海爾攜手科大訊飛推出的具有智能語音交互能力的產品。

  智慧廚房落地難

無疑,在AI自然交互和多模態數據能力下,把廚房打造成整體的AI場景,已經成爲今天智能廚房的主要解決方案。縱覽目前市場,各大廚電廠商都在積極搭建智能廚房場景生態。但從技術層面上看,這些智能廚具只是在原來基礎上增加了無線網絡、藍牙等傳輸模塊,外加手機APP,即將以往廚具上的按鍵直接複製到手機上,並沒有真正的核心創新。因此,從總體來講,智慧廚房還處於概念先行階段,消費者市場接受度並不高。

在廚房安裝一整套AI設備的想法很美好,但想要進入現實還是挺多阻礙的,比如,廚房的工作環境比較複雜,保證語音交互模塊、機器視覺系統與感應裝置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壽命,都是不小的挑戰,再者,目前市場上圍繞廚房構建AI場景,很多都是一些錦上添花的功能,而且消費者爲了一些小便利,需要更換整套的智能廚房設備,似乎有些得不償失。

要打造能夠迅速落地的真正的智慧廚房,關鍵的難點在於數據的共享打通,因爲一個良好的智能家居互聯體系,也需要共享數據才能實現。在智能家居產業中,聯網設備不僅僅爲家用電器,還有其他衆多家用設備,衆多聯網設備必然形成規模化數據,因此背後需要很強的大數據平臺做支撐,因此,需要把建築、物業、家電、手機、機器人等智能硬件設備、信息服務等連接在一起,以家庭和用戶爲中心充分共享數據。

注:本文爲科大訊飛羅渝供稿,版權爲a&s智慧生活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