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解放碑背后,藏着一条100多米长的百年老街,一半古老,一半繁华!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在四周林立的高楼包围下,老街低低矮矮,建筑被衬托的更加老旧,这里就藏着老重庆最有烟火气和市井气息的老街——鲁祖庙!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神奇的是,这里既不敬道、也不供佛,而是供奉着鲁班。

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轰炸重庆,旁边的解放碑,较场口一带被炸得面目全非,而鲁祖庙附近的商铺住家却安然无恙,一次次灾难都离它而去。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大家都说,这是因为有祖师爷庇护。

而时光的创伤依然不厚道地腐蚀了大炮都没能轰炸掉的鲁祖庙片区,抬头仰望,古旧的楼房像是旧伤上再添新伤,补丁上再打补丁一样,风雨飘摇。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鲁祖庙街,一条重庆为数不多还保留着的百年老街;鲜花与历史,市井与烟火不出百米就能感受得到的地方。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几十年过去了,解放碑前看日月,长江边上捕小鱼,鲁祖庙内听风云。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在这里,繁华与古老只有一线之隔,人人皆知十八梯,却不知道鲁祖庙里也有着浓厚的山城老街文化。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和十八梯一样,它被淹没在光影交错现代都市里。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最早的鲁祖庙街,与花市无关,而是手工艺人们祈求平安顺遂、风调雨顺之地。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与鲁祖庙的破落相比,高耸的大楼则像是时代的新宠,俯视着这片被它包围的土地。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可是对于居住在这里的人来说,他们也许从未仰视过,见世面很容易,但是人不能靠见世面过一辈子。踏在脚下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时光流转,花市成了鲁祖庙新的标签,人们只知鲁祖庙花市,鲁祖庙本身却已被大多数人遗忘。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鲁祖庙花市很小,不到一公里的小街,花香四溢,街边十几家花摊。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接触妹早上九点多到的时候,老板已经开始修修剪剪,准备一天的营业。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这里的老板们总是来的早、走得晚,辛苦经营这一方小店,好在生意不错。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三五个嬢嬢约在一起来逛,你帮我,我帮你,讨价还价,有意思得很!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接触妹凑近的时候,嬢嬢还问我哪个多肉最好看,说是要买给儿子放电脑前。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在这个与繁华相隔一线的花市里漫步,总会让人忍不住惊叹市井气与商业化在这里的一街之隔。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100米的花市尽头,惊喜就在转角,视线突然豁然开朗,这里别有洞天。来来往往的人,吵吵闹闹,一秒穿越回童年的赶场。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流其中,卖菜的、吆喝的、讨价还价的......各色声音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曲最鲜活的市井交响乐。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水果摊上的橘子6.5一斤,几街之隔,物价像是回到了旧时...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还有这些在精美水果店实现不了车厘子自由的,这里最好的才20一斤,价格亲民。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顺着凹凸不平的路往前走,接触妹竟然看到了小时候才能吃到的本地番茄,用这个做出来的番茄鸡蛋汤绝对能泡三碗米饭!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穿梭在这里的人,手上都提满了蔬菜和肉,遇到卖土蒜的,嬢嬢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还有这两边的摊位,看上去都有些年代了,破破旧旧的,但这丝毫不妨碍附近的人来买肉买菜,还可以买现包的饺子。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已经摆到马路上来的茶馆,一壶开水,自带茶杯,就可以上演半天的喝茶、摆龙门阵。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还有这连名字都没得的豆花饭,接触妹不说这是馆子,肯定宝宝们都以为是自家饭菜呢!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还有带着孙女儿的叔叔,停在包粽子的地方,举起手机就帮小可爱拍照记录,接触妹估计这是她第一次见这操作。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这里连摊位都没有,靠着角落就摆起食材,婆婆说起来骄傲得很,2秒一个,已经包了20多年了,但她只卖白粽,生意很好。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马路对面还有80年代的剃头匠,随便找一个角落就可以营业。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短短百米的老街,接触妹恍惚间感觉时间都慢了几个节拍,这里的人慢慢悠悠,走走停停,惬意得很。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接触妹往回走的时候,忍不住问旁边的嬢嬢:“这里好久拆得完啊?”嬢嬢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接触妹突然意识这句话问得不对,原来当我们侃侃而谈情怀的时候却也忽略了一些原住民的声音。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有人说:其实不必有太多的留恋,鲁祖庙一带的老街,顶多只是七八十年代的建筑,没有保留的价值,加上排水排污设施都很不完善,消防设施也不完备,目前建筑大多成了危房.......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也有人说:鲁祖庙展现出的市井文化,是重庆文明的根源,保留的意义不仅仅是建筑与街道,更重要的是背后的历史......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是啊,我们很难辩证的去判断鲁祖庙到底是该拆还是该建,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众说纷纭。

看着鲁祖庙改造的绿棚子、钢架子越搭越多,老屋旧楼都写满了红色的“收”字,接触妹百感交集,这一次,真的在说再见了。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只是期许,鲁祖庙,不是消失,而是重生。

来源:重庆全接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