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亞洲足球的頂端格局大體是日本居首,伊朗、韓國、澳大利亞爲第二梯隊的結構。自上屆12強賽之後,伊朗已經甩開韓、澳,與日本隊平起平坐。到了本屆亞洲盃,這個結構發生了更大的改變——沙特這個昔日亞洲霸主也有了復甦的跡象,1/8決賽他們幾乎全場都將日本隊按在地上摩擦,其實力至少是第二梯隊之首;而澳大利亞和韓國隊在本屆亞洲盃上的表現明顯下滑。

兵役制非制約韓國足球發展的唯一因素,青訓體系同樣影響了他們

澳大利亞的問題今天暫不討論,單說韓國。與以往相比,如今的韓國足球退步較爲明顯,即便有一個孫興慜也難以掩蓋韓國足球的問題。比如小組賽中,有孫興慜的韓國和沒有孫興慜的韓國簡直就是兩支球隊;淘汰賽面對西亞小三強之一的巴林,與對手鏖戰120分鐘才戰勝對手晉級。

兵役制非制約韓國足球發展的唯一因素,青訓體系同樣影響了他們

毫無疑問,韓國的兵役制度是制約韓國足球發展的重要因素。雖然服兵役的球員會被安排到尚州尚武隊參加訓練並比賽,但這些球員在球隊中仍要完成正規軍隊的訓練內容,而且軍事化管理與職業球隊完全不同,長期的軍隊生活會對球員的狀態產生極大影響,服完2年兵役後泯然衆人的優秀球員有很多。想要免除兵役,挽救自己的職業生涯,只能努力奪取國家認可的大賽冠軍。

兵役制非制約韓國足球發展的唯一因素,青訓體系同樣影響了他們

所以,在去年亞運會上韓國隊演了一出“拯救大兵孫興慜”的好戲。雖然韓國隊拿下了亞運冠軍,但值得注意的是,韓國隊20人的大名單中有11個非奧運適齡球員,是標準的“混編部隊”;而伊朗、沙特、卡塔爾等球隊的非奧運適齡球員也就5、6人的配置,韓國的決賽對手日本更是派出純奧運隊出戰。如果這些對手的陣容是和韓國隊一樣的配置,現在的孫興慜很可能已經收拾行李去部隊報到了。

兵役制非制約韓國足球發展的唯一因素,青訓體系同樣影響了他們

除了兵役制以外,還有其他制約韓國足球的因素麼?有,那就是他們的青訓體系。從表面來說,韓國和日本的青訓體系一樣,都是在校園足球的基礎上搭建,但從本質來講,韓國的“校園足球”與日本差別極大。韓國的K聯賽從一開始便全面效仿沒有升降級制度的美國封閉式體育聯盟模式(2013年開始實施升降級制),球員的培養也全部由大學來完成,以前的K聯賽球隊連梯隊都沒有,補充新鮮血液主要依靠選秀大會來完成。

兵役制非制約韓國足球發展的唯一因素,青訓體系同樣影響了他們

延世vs高麗

這種模式,讓韓國的大學足球聯賽非常火爆,尤其是延世大學和高麗大學每個賽季的比賽,堪比牛津劍橋的賽艇對抗賽,而且高麗和延世兩所大學爲韓國足球培養出李同國、李天秀、朴周永等優秀球員,也湧現出許丁茂、李章洙等著名教練。

兵役制非制約韓國足球發展的唯一因素,青訓體系同樣影響了他們

李章洙

按理說,球員們接受高等教育,多學習一些文化知識沒什麼不好,因爲足球運動不能僅靠發達的四肢,更重要的是頭腦,球員們在場上對教練戰術的理解以及自我總結等能力,都需要必要的文化素養來支撐。可是,18-22歲這個年齡段,恰恰是球員們十分關鍵的漲球期,如果不能接受專業的訓練、適應職業聯賽的節奏,對球員的整個職業生涯都會產生影響。

兵役制非制約韓國足球發展的唯一因素,青訓體系同樣影響了他們

日本校園足球

而日本就很重視這個問題,他們的學生在高中畢業之後,就要在大學和職業球隊之間做出選擇,如果想成爲職業球員,就得放棄上大學。雖然日本大學生也有成爲職業球員的機會,但每年的名額極爲有限,沒有足夠的天賦很難步入職業球員行列。

其實韓國內部反對球員必須上大學的呼聲也很高,K聯賽球隊後來也紛紛建立自己的梯隊,並吸納了一些高中球員,但從整體來看,這個改變仍然難以扭轉韓國原有的青訓模式,家長的阻力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論開明程度,韓國的家長跟中國家長其實差不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韓國仍有很大的市場,孩子考入大學能光耀門楣是大多數韓國家長的想法。迫於高考錄取率的壓力,足球成爲了一些家長眼裏的“大學敲門磚”。

兵役制非制約韓國足球發展的唯一因素,青訓體系同樣影響了他們

也就是說,很多韓國足球生的目的,並非是成爲職業球員,而是上大學,如果韓國也像日本那樣,讓學生們在高中畢業就成爲職業球員,估計韓國家長送孩子踢球的熱情會大幅下降,足球生的數量也會相應減少。而且,即便韓國球員拿到了大學文憑,其真實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因爲在中學階段,足球生爲了進入大學,往往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訓練中而忽視了文化課的學習。

兵役制非制約韓國足球發展的唯一因素,青訓體系同樣影響了他們

徐正源

舉個例子,老球迷們很熟悉的前韓國國腳徐正源,在大學畢業時獨立完成畢業論文,這在韓國足球圈乃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直到2014年,徐正源還是韓國唯一一個獨立完成畢業論文的球員,至於2014年以後有沒有新人加入這個行列,小編沒查到,知道的朋友歡迎在評論區補充。

所以,韓國青訓的情況是,很多不想成爲職業球員的人“混”入了青訓隊伍,而想成爲職業球員的人卻得不到儘快進入球隊的機會。這給日本人留出了空子,J聯賽球隊對於韓國的高中球員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發現好球員,便會用鈔票將這些“青苗”帶到日本參加職業聯賽,像朴智星、張賢秀、金英權等人的職業生涯都是從J聯賽開啓,還有的韓國球員乾脆入籍日本。這對於韓國足球來說,又是一大損失。

兵役制非制約韓國足球發展的唯一因素,青訓體系同樣影響了他們

曾經有一位韓國教練對比過日韓的青訓區別,他認爲日本的學生選擇踢球,都是出於熱愛,教練刻意引導孩子們要學會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而韓國學生踢球,則充滿了功利性,腦子裏除了勝利拿名次,幾乎沒有別的內容。或許,這也是韓國足球出現退步的根本原因所在。

兵役制非制約韓國足球發展的唯一因素,青訓體系同樣影響了他們

不過,韓國青訓的確存在問題,但也比中國足球的青訓強出不少,小編只舉一個例子,韓國球員青少年時期的訓練是在校園內完成,這就意味着足球生踢球幾乎沒什麼負擔,因爲韓國實行的是十二年義務教育,高中階段也在義務教育範圍之內,學踢球不花錢。而且韓國學生們參加比賽,還可以獲得額外補貼。而中國的孩子們想要走向足球道路,負擔不知是韓國球員的多少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