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家們並沒有放棄希望,他們發現一些未成熟果實中的胎座(指胚珠着生在心皮壁的那個部位,一般位於心皮的腹縫線上,往往形成肉質突起)部分還有活性,於是,從3個果實中提取胎座中還具有活性的組織,利用現在廣泛應用的植物克隆技術,即組織培養方法,成功地讓3萬多年前的柳葉蠅子草復活了,一共獲得了36株活體植物。這些“復活”的植物在沒有開花之前,在外表上與現在的柳葉蠅子草沒有什麼區別,但是開花以後科學家發現:現代柳葉蠅子草的花瓣更寬,花裂更深,種子的發芽率只有86%~90%,而“復活”柳葉蠅子草結出的種子卻有100%的發芽率。

俄羅斯科學家曾經取得過一項創新性的突破,他們讓三萬多年前的柳葉蠅子草得以復活,這項研究成果在2012年2月21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院院報》上正式發表。

柳葉蠅子草,產自西伯利亞,是石竹科開花植物的種子。這些種子是當時的松鼠儲存的,儲藏位置接近俄羅斯科雷馬河。放射性碳測定年代分析顯示這些種子是3.2萬年前的。它們完全被冰封在永凍土下約38米、溫度-7℃的地方,周圍的土層中含有很多其它動物的遺骸,包括猛獁象、野牛和披毛犀的骨頭。


起初,科學家將挖掘到的柳葉蠅子草成熟種子進行播種,希望能夠發芽、開花和結果,但是實驗失敗了。科學家們並沒有放棄希望,他們發現一些未成熟果實中的胎座(指胚珠着生在心皮壁的那個部位,一般位於心皮的腹縫線上,往往形成肉質突起)部分還有活性,於是,從3個果實中提取胎座中還具有活性的組織,利用現在廣泛應用的植物克隆技術,即組織培養方法,成功地讓3萬多年前的柳葉蠅子草復活了,一共獲得了36株活體植物。


這些“復活”的植物在沒有開花之前,在外表上與現在的柳葉蠅子草沒有什麼區別,但是開花以後科學家發現:現代柳葉蠅子草的花瓣更寬,花裂更深,種子的發芽率只有86%~90%,而“復活”柳葉蠅子草結出的種子卻有100%的發芽率。可見,3萬年還是讓這個物種產生了一些差異,爲什麼會這樣?我們還期待着科學家們的進一步研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