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數字狂歡背後的流量焦慮

電商企業已預熱一個月的“6·18”迎來了開門紅。進入6月,京東、阿里、蘇寧圍繞“6·18”的商業促銷如期而至,三巨頭迫不及待曬出成績單。超過百分之百的增速、幾分鐘破億的交易額……三者用飆升的數據透露着“一年更比一年強”的信息。誰都不願在這樣一個商業狂歡中輸給對方,錯峯的數據、有意錯開的品類和品牌,商業巨頭們暗自上演着“以己之長攻彼之短”的商業角逐。企業不僅需要通過開門紅的數據讓自身在市場、消費者乃至競爭對手面前更有面子,更需要快速搶奪海量又稍縱即逝的流量。

  更快的速度

“6·18”的時間單位,早已經不再按天計算,而是小時甚至是分鐘。空前的消費力度和鋪天蓋地的營銷,促使消費者短期內集中下單。而流量如漲落的潮水,促銷過後,電商回覆日常營銷節奏,而曾經高漲的流量也逐漸退潮散去。

無論是阿里還是京東,均在用更快的破紀錄速度、更震撼的成交額刺激着行業的神經。京東6月1日公佈的分時段數據顯示,京東1小時銷售1700萬件商品,同比增長達83%。天貓則直接公佈了與去年對比的數據,稱第一個小時的成交額已超去年10小時。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在微頭條上公佈的一小時戰報顯示:超10大品牌銷售瞬間破億。

數量、交易額的暴增仍舊是電商企業視爲備戰“6·18”成功的標準,阿里、京東、蘇寧秀肌肉時,也沒有忘記錯開競爭維度。阿里與京東癡迷於品牌的爆發力,蘇寧則看中家電3C的優勢。

根據天貓的數據顯示,蘋果、美的、耐克、歐萊雅、蘭蔻、阿迪達斯、小米等一系列品牌均在一小時內成交過億。其中,蘋果全品牌2分45秒就成交過億,美的和耐克雙雙在4分鐘過億。

面對新品的誘惑力,京東也不甘示弱。6月1日當天,京東反向定製的惠普暗影遊戲本系列+戰66輕薄本系列,成交額佔惠普品牌成交額的90%,戴爾靈越7000爆款設計師本銷量是5月日均的5倍以上。

今年“6·18”首日,阿里與京東將戰報進行了拆分,將總成交額細分到各個品類。與去年“6·18”相比,京東與阿里均展現着更快的數據。去年6與1日,開場1小時,累計下單金額達50億元,同比增長130%;天貓6月1日零點過後僅13分鐘,服飾行業成交額就超去年全天。顯然,更短的時間、更大的銷量是電商企業永恆不變的話題。

全品類擴圍

新品爆品熱銷折射出旺盛的消費潛力,電商作爲主導者也有意識爲品類擴圍。天貓公佈服飾品類的數據外也高調公佈家電品牌的戰績;京東在家電3C之外新增了美妝個護等品類;蘇寧對生鮮品類變得情有獨鍾。

脫胎於京東店慶的“6·18”走過了15年,電商的發展已經滲透到消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的消費生活越發成熟,消費趨勢向高端化、品質化方向發展。擴圍品類是電商企業順應消費升級的舉措。舉例來講,2016年,生鮮品類首次進入到京東“6·18”戰報中。“6·18”的18天內,京東生鮮自營訂單量是去年同期的6倍。大龍蝦、奇異果、車釐子等被視爲不普通的生鮮乘着“6·18”的東風飛入尋常百姓家。而這一年正是國內生鮮電商風起雲湧的一年,市場交易額突飛猛進到914億元,是2015年的1.7倍。顯然,電商、消費者、市場間的配合越發默契,“6·18”更是成爲三者“聯合行動”後的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電商擴充品類之餘,也開始帶動低線城市參與商業大促。京東大數據顯示,6月1日全天四線及以下城市下單金額同比增長達108%。阿里調動聚划算爭奪低線城市的用戶,藉助聚划算的帶貨能力,完美日記啞光脣釉1小時賣掉25萬件,德國balea玻尿酸安瓶精華1小時賣掉12萬件。

  “造節”下半場

爲了漂亮的數據,電商企業不斷“造節”,併爲促銷節早早預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任李勇堅表示,電商大促的出現,更多時候伴隨着各類營銷在進行,但這些購物狂歡節能否延續下去,能否培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就要看各個電商企業能否將自己的故事講得足夠打動人。

如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越發理性,對電商造物節的熱度趨冷,這讓電商造節早已進入下半場。電商企業開始有意模糊大促陣營界限,學會了用對方的熱度爲自身造勢。當企業爲行業格局進行重新洗牌時,作爲當事者的阿里與京東,已經懂得了借力打力、單打獨鬥難成氣候的道理。

一位經營美妝電商的從業者更是直言,無論是電商巨頭還是小而美的垂直電商,都在忙着擴大用戶羣,只靠自己的力量尋找新用戶的速度實在太慢,直接從競爭對手那裏挖來已經培育好的用戶或許更直接。“只要能產生實際的交易,電商大促自然不分你的還是我的,更不存在明確的集團陣營劃分。這份競爭源自於對流量匱乏、增速放緩產生的焦慮。”

“電商企業對造節、大促能夠刺激用戶下單、帶動平臺提高成交量一事堅信不疑。在當前人口紅利消失、流量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電商企業依舊需要大促衝散陰沉。”李勇堅強調,與其自己花大力氣再造一個新的促銷節刺激用戶,還不如藉助競爭對手已經打造成熟的促銷狂歡節爭奪市場,甚至不妨直接搶奪用戶,這是一場借力打力的商業較量。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 王曉然 趙述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