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导弹是指近距空空导弹,射程一般在20公里以内,因为近距离空战的激烈,所以格斗导弹的机动性,反应速度和灵敏度极高,曾有人把中距空空导弹,很形象的比喻为适合远攻的长矛,而近距格斗导弹就像是,最适用于近身肉搏战的匕首,虽然在最近几次的现代化战争中,中距空对空导弹表现很是出风头,似乎让世人觉得双方战斗机进行近距离格斗,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是并非如此,典型的空战模式是首先用中远距空空导弹对敌机进行首轮攻击,如果攻击失败,然后在近距离用格斗导弹进行,近距离缠斗,空战中仍有50%的几率,还是要进入近距格斗状态,最近几次局部战争的战后总结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为了满足现代空战中近距格斗的需求,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等军事强国,都在积极发展,第四代红外制导的近距空空导弹。易保持在现代战争中的优势地位。

开创新时代的俄罗斯R-73

战斗机的护身短,匕世界先进空空格斗导弹评析之连载一

在冷战后期,东西德合并之后,美国空军的F15与前民主德国空军的米格29战斗机进行了模拟对抗,配有头盔瞄准具和R73格斗导弹的米格29战斗机,把美军的F15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从1987年R73导弹开始服役一直到美军的响尾蛇9x格斗弹服役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各国的空军都处在R73导弹的死亡阴影之下。

R73导弹为了增强机动性,采用了双鸭式气动布局,以改善传统的鸭式布局容易过早失速的缺陷,并在头部加装了四片风标是活动页面,用来测量仰角,以改善导弹的飞行品质,防止导弹超过临界仰角而失速,另外,R73首次在空空导弹上,使用了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在导弹喷口加装了四片扰流板,实现了推力矢量控制,并与空气动力控制相结合,使导弹的,控制通道由传统的2通道控制变为五通道控制。从而使导弹在主动段上的最大机动过载达到了60G,远远超过了传统空气舵面控制所能提供的机动能力,R73导弹采用mtk80,多元红外引导筹。引导头的离轴跟踪角为正负45度,具有很强的,离轴跟踪能力,由于采用氮气制冷的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和信号脉冲调频技术,增强了导弹的探测距离,抗干扰性能和全向攻击能力,并可与头盔瞄准具交联,使飞行员在超出平视显示器范围的目标都可以快速的跟踪,充分发挥导弹所具有的大机动性,大离轴角发射,和全向攻击能力,而这种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西方国家的空军才具备了同类型的导弹,R73导弹的基本型105公斤,导弹长度,2.9米,翼展510毫米,导弹直径170毫米,导弹的射程为300米至2万米,离轴发射角为正负45度,最大飞行速度3.7马赫,采用八公斤重的连续杆式战斗部和无线电近炸碰炸引信,有着令人恐怖的杀伤力,是俄系武器的一贯风格,改进型的r73-mp2的发射重量增加到110公斤,导弹长度增加到3.2米,最大离轴发射角扩展到正负60度以上,引导头升级为mk80m。抗干扰能力更强,并增加了初段捷联惯导系统,具备了发射后锁定的能力。R73-mp2,改进了发动机,使其具有长达11秒的燃烧时间,最大射程增加到了30公里,导弹的不可逃逸攻击区大大的增加,最让西方各国空军紧张的是,R73-mp2可以调转180度攻击,后方的目标,这种攻击方式,已经在1989年进行了发射试验,其向后攻击的最大射程为7-12公里。这种攻击能力一直让人西方的战斗机飞行员感到恐惧,因为当时,西方战斗机还没有与之相似的空对空导弹,以现在的眼光来看,R73-mp2导弹,很多方面,已不如现在普遍采用成像制导,推力矢量等技术的西方第四代格斗导弹,但这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R73-mp2的最新改进型,也采用了红外成像引导头,摆动式喷管,综合信息处理等诸多先进技术,弹体重量和体积还小于原来的R73。所以射程相较于基本型的R73增大了一倍,红外成像引导头工作在双频段,导弹的灵敏度和抗干扰性能有大幅度提高。是现在俄罗斯空军的主力装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