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4年,爲配合西安財經學院新校區建設,陝西的考古人員在長安區神禾塬一帶發現了一座大型秦墓。應清華大學申請,2019年4月2日至14日,北京市文物局組織市文物研究所對清華大學新土木館項目佔地範圍內開展了考古勘探工作,發現古代墓葬95座。

【綜合訊】位於北京的清華大學第六教學樓北側是一塊長期圍起的工地,面積有足球場大小,地面上苫蓋着綠色的圍布。近日,這塊工地終於露出了它神祕的一角,正在第六教學樓上課的學生髮現,圍佈下方竟是一個考古發掘現場。

清華校園內發現95座明清墓葬 還有哪些高校是古墓派?清華校園內發現95座明清墓葬 還有哪些高校是古墓派?

建教學樓時發現古墓羣

5月31日,清華大學官方微博通報此事稱,清華大學在建設新土木館大樓工程項目時發現古墓羣。

據瞭解,學校擬在第六教室樓北側建設新土木館大樓。依照法律,新建項目需進行考古勘探工作。應清華大學申請,2019年4月2日至14日,北京市文物局組織市文物研究所對清華大學新土木館項目佔地範圍內開展了考古勘探工作,發現古代墓葬95座。

5月27日起,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開始對前期勘探發現的古代墓葬進行考古發掘工作,目前已發掘完成墓葬16座,初步判斷爲明清時期平民墓葬。目前,考古發掘工作正在進行中。

《北京晚報》報道,現場的工作人員證實,這裏確實發掘出了多座古墓,出土的有銅錢等物品。這一發現也引來了清華諸多學生圍觀拍照。

古墓羣位於清華大學第六教學樓北側。一名學生介紹,很多同學的課都是在第六教學樓上的,所以,發現墓穴之後,大家都遲遲不願離開教學樓內,有的甚至還從宿舍拿來了相機。“這片工地已經圍起來好久了,之前我們不知道這裏是幹什麼的,今天知道後我們都感嘆,清華真是一座綜合性大學啊。”

西安財經學院曾發現秦始皇祖母墓

中國不少高校都有發現古墓的新聞。今年1月6日,一則廣州中山大學南校區挖出數座古墓的消息,瞬間讓中山大學上了熱搜。後經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勘探確定,此次發掘共發現13處墓葬、1口水井,其中東漢墓葬1座,明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10座,清代水井1口。

這也並非是中山大學第一次發現古墓。據記載,1961年1月10日《羊城晚報》曾披露中大考古教研組在校內發現一處西漢時代墓葬;同年11月,《中山大學》記錄,中大考古教研組在校區東區原高崗球場發掘出一座東漢磚室墓葬;1981年4月,中山大學東南區電教大學施工工地發現東漢時期墓葬一座。

要論墓葬級別,位於西安財經學院新校區的秦墓無疑是最高的。這座墓是迄今已發掘的“中國第二大墓葬”,也是最大的具有4條墓道的墓葬。2004年,爲配合西安財經學院新校區建設,陝西的考古人員在長安區神禾塬一帶發現了一座大型秦墓。雖然墓葬被盜嚴重,但一件“六馬鞍車”的出現,還是讓考古專家興奮不已。

因爲按照禮制,用六匹馬拉車是天子出行才能享受的待遇。正所謂“天子駕六”,它的出現意味着這座墓的主人身份異常高貴。那麼它的主人是誰?根據《史記秦本紀》的記載,考古專家將目標鎖定在了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的身上。一是財院秦墓的位置和史記中“(夏太后)獨葬於杜東”的記載相符,二是作爲秦始皇祖母的墓,完全可能享受天子的待遇。

還有哪些高校是古墓派?

按理說,關於墓主是誰的問題應是此類事件首要關注點,不過,更多人覺得中國頂尖學府發現古墓的新聞本身頗爲新奇,相關評論區氣氛相當沸騰,充滿歡聲笑語。

中新社報道,在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古墓派”因居住古墓而得名。此次清華大學發掘出古墓羣,不少人戲稱“清華大學正式加入高校界的‘古墓派’”。

也有網民發現清華並沒有考古系,“但辦法總是有的,比如隔壁(北大)就有”,紛紛喊話隔壁北大考古系的同學“過來上課啦”!

同樣來自古都——西安的網民相對“淡定”。

“西安的學校默默看看不說話”——網民“幸福少女”;“西安修地鐵,光2號線就挖出來130座墓”——網民“葉子的茶”;“說真的,我們西安學校見怪不怪了”——網民“老燈兒”。

也有網民把西部網多年前的文章翻出來,援引其報道說,西安有兩多——高校多,古墓多,所以西安的各個高校興建新校區時,不挖出個把古墓來,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西安的學校。

此言不虛,之前,西安郵電大學、西安財經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多所西安高校都曾成爲古墓新聞的主角。

很快,廣東、南京的網民們也加入討論行列。

今年1月,中山大學南校園一處基建工地傳出消息,在施工現場發掘出數處古墓,因發掘地位於食堂項目工地,有學生調侃稱自己“在古墓上喫了四年飯”。

南京的網民也祭出盤點:南京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的校園內,在近幾十年來都曾有古墓出土。(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