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镜如原名心朗,1902年10月17日生,河南省永城县侯楼村人。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侯镜如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受训。毕业后,侯镜如旋即成为黄埔军校教导第1团第2营7连3排排长,1925年升任国民革命军第1师第3团第1营副营长。

北伐战争开始时,侯镜如任第1军第14师40团参谋长。当北伐东路军接近福州时,原袁世凯的“模范团”改编的陆军第2师起义,侯镜如调任国民革命军东路第17军第3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6年7月,北伐军进入浙江金华时,侯镜如收到中共党组织要调他“立即赴上海接受新任务”的命令。于是,侯镜如向何应钦说,他的亲戚和乡亲有在北洋军阀中做官的,他可以去做策反工作。何应钦信以为真,不仅批准他辞职,还给了一笔路费。

1927年2月,侯镜如来到上海,成为工人武装起义指挥部成员。当时他的任务有两项:第一是分管起义前的上海工人纠察队的军事训练任务及军事指挥工作。为确保起义的顺利实施,他抓紧时间到各训练点,给各区纠察队的骨干讲授枪械的构造、使用要领及城市巷战怎样利用地形、地物等技术知识。第二是在起义时夺取枪支弹药,武装工人纠察队。

3月21日中午,上海总工会命令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总罢工。为夺取武器,侯镜如与另一位同志,两人装扮成商人模样,以巨款被盗为由到上海警察厅“报案”,就在门卫询问情况时,乘机猛扑上去,预先埋伏在附近的纠察队员手持木棒蜂拥而至,迅速捣毁了警察厅,拿走了所有武器、弹药,又一鼓作气直扑高昌兵工厂,迅速砸开厂门,纠察队员的武器又得到了补充,使南市战斗获得了胜利。侯镜如接着又参加了闸北激战,在纠察队担负总指挥工作。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工人纠察队全部占领了上海,使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成功。

“四?一二”政变后,侯镜如不幸右胸中弹受伤。4月底,侯镜如奉命到武汉,任国民革命政府武汉三镇保安总队长。

1927年7月,侯镜如奉命去贺龙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被任命为教导团团长。7月30日下午2时,贺龙召集团以上军官开会,宣布了南昌起义诸部署,命令第3师第6团负责消灭驻大校场的敌79团。侯镜如认为6团是新兵团,从未经过实战的锻炼,而要打的79团又是敌人的主力团,如果搞不好,将会影响整个起义计划的完成。于是主动请缨率领教导团攻打敌79团,得到了批准。

敌79团系朱培德的嫡系部队,战斗力很强。当侯镜如带领教导团快速接近大校场时,被对方发现。侯镜如只身前往对方团部,稳住了对方,然后出其不备,全力进攻,一个多小时后,敌79团被消灭。战斗结束后,侯静如把俘虏的部分士兵迅速整编,新组建了一个营,并派遣教导团的干部战士担任领导。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再次携手合作。此时的侯镜如正担任国民党30师89旅旅长。侯镜如奉命率部赶赴北平外围房山周口店等地阻击日军。1938年,侯镜如被任命为国民党92军21师师长,随即参加了台儿庄、娘子关等战役。1942年春,侯镜如被任命为92军军长。1943年2月,蒋介石电令“28集团军立即援鲁抗日”。侯镜如召集各师师长、有关游击队和地方团队负责人开会,决定部队开赴山东单县境内休整后,再度与日伪军展开殊死的战斗。侯镜如在历时半年的援鲁抗日期间,与敌伪军展开大小战斗150余次,歼敌两万多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5年9月18日,侯镜如跟从孙蔚如、王敬久等人参加了日军受降仪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