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街買菜、上班代步、長途摩旅……無論路途遠近,隨身物品的儲放是摩托車出行的一道小難題。這時,摩托車邊箱、尾箱和各式各樣的包包的便捷性顯露無遺。與硬質箱子相比,包包在造型和通過性方面更具優勢,面對市場上品類繁多的包包,該如何選擇?不妨看看下面這五位車友的建議。

1

鄭頭頭

現在我的車大部分時間是用於市區通勤,每天固定時間固定路線接送我和家人上下班。在北京一個騎摩拜都擁堵的早晚高峯期,車輛寬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的鋁製邊箱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可是隨身物品怎麼辦?在車友的建議下,我開始了尋覓適合我的邊包之路,最終在N多邊包比較中,選中了NICHE這款邊包!

爲了清晰的介紹給更多車友,以下是我的使用感受,分享給大家:

邊箱太寬?尾箱難看?看看這五位車友是怎麼選擇的

Niche邊包主要由兩條粘扣相連,搭在後座上(如果可以最好壓在車座下面)。底部及下部分別有三個輔助固定帶子,可以將邊包固定在車的架子、後腳踏等地方。

邊箱太寬?尾箱難看?看看這五位車友是怎麼選擇的

從Niche邊包的拉鎖及卡扣設計,可以看到廠家非常用心。爲達到負重不變形,邊包最大的儲物空間除了拉鎖還增加了卡扣設計。所有卡扣的質量非常好,每次也都會讓我很輕鬆的就聽到卡緊後的“咔嗒”聲。

NICHE邊包設計了擴展空間拉鎖,全部展開可以盛放更多的東西。也不會因爲帶的東西較少產生邊包變形。

邊箱太寬?尾箱難看?看看這五位車友是怎麼選擇的

兩個邊包都配有醒目綠色的防雨套,並配有醒目反光條,天氣不好也不怕。

邊箱太寬?尾箱難看?看看這五位車友是怎麼選擇的

拉桿箱設計可謂是錦上添花,兩個邊包可以通卡扣和粘扣牢牢固定在一起,讓離開車後的搬運變得輕鬆易行。平時不用時,也可以緊湊存放。

邊箱太寬?尾箱難看?看看這五位車友是怎麼選擇的

無論是安裝在車上還是作爲拉桿箱,所有用不到的卡扣和粘扣都可以在原位藏起來。既不會在行駛過程中隨風飄舞纏進車輪,更不會作爲拉桿箱拖動時阻礙拖動。

邊箱太寬?尾箱難看?看看這五位車友是怎麼選擇的

這款邊包最好在有邊箱架或者邊包架的車上使用,沒有架子的包的下部會往裏歪。(我的車有邊箱架,所以固定起來比較簡單。)

邊箱太寬?尾箱難看?看看這五位車友是怎麼選擇的

邊箱太寬?尾箱難看?看看這五位車友是怎麼選擇的

這個是一個挺有新意的邊包。如果再在邊包前面或者頂上增加一個小空間,放一些零碎東西就更完美了。

2

武元

背景:

要評價一款後座包好不好,我覺得應該先聊聊如何選擇摩托車的載物用品。我每年的暑假都會約上三五好友來一次小長途摩旅,今年也不會有例外,摩托車旅行與汽車自駕有許多的區別,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承載物品,汽車有寬敞的後備箱,既能裝東西又可以遮風擋雨,並且對裝載重量沒有太大要求。而摩托車就不同了,許多車型在出廠時都沒有考慮載物要求,很多朋友會考慮選擇加裝三箱,既能載物又能防止倒車壓到騎士雙腿,但也有許多弊端,如:車輛變寬影響通過、重心後移容易產生前輪搖擺、高速風阻大增加油耗、車輛年檢需恢復原裝等等問題。

在選擇載物功能上,我個人不會選擇三箱,而會根據出行距離搭配揹包、後座包、後尾箱,揹包放一些貴重財物,尾箱放頭盔和護具,後座橫包放常用工具和換洗衣物等。

尾箱是比較容易選擇的,放置的物品也比較單一,而且在長途騎行中,尾箱儘可能少放重物,還是考慮到重心的問題,平常下車能放下頭盔、手套和護具,騎行中這些都穿到了身上,尾箱基本就空了,最多把揹包放到裏面。

接下來主要說說尾包的選擇,首先,我對尾包的選擇是比較苛刻的,通過多次出行經驗告訴我,尾包要具備防水、透氣、耐磨、大容量、容易拆卸、固定牢固這六大功能才能滿足我的要求,在網上也看了很多,包括LOBOO的、GIVI的都不太理想,主要問題都是防水太好了,捨棄了透氣性,像毛巾、雨衣和帶汗的衣物放進去很容易變味,經朋友推薦選擇了一個NICHE摩托車U型後座橫包,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測試感受吧。

外觀:

包的外觀整體很方正

邊箱太寬?尾箱難看?看看這五位車友是怎麼選擇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