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早期的时候,并没有发明凳椅,举国自上而下都是采取“席地而坐”。不过到了汉朝的时候,逐渐出现了凳椅,先前的“跪坐”就慢慢取代了。但跪拜礼依然存在,不过这时候却演变成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平民见官员要行跪拜礼,官员见上司以及皇上也要跪拜。以此来表示尊重,同样也是身份尊贵的象征。发展到了清朝的时候,这种礼仪更是达到了顶峰。不再是简单的行跪拜之礼,一般官员见到大官或权贵,还习惯要拍几下自己的衣袖。

这种场景我们经常在清宫剧中可以看到,例如当一个官员面见皇上的时候,首先会拍拍左右袖子,再双腿跪在地上,然后匍匐低着头。直到皇上叫他起身时,才敢慢慢的站起来。为何偏偏到了清朝行跪拜礼时,还要多一道拍衣袖的程序呢?

我们知道清朝是满族建立的政权,他们素来擅长骑马射术。因此就专门设计了一种“马蹄袖口”的衣服,这样既方便打猎,又可以在天冷十分御寒保暖!后来这种服饰就逐渐演变成清朝的官服,官员拍几下袖子,把衣袖垂下来,然后再行跪拜。除此之外,里面还蕴含三大原因!

其一,基本的礼节。清朝之前,跪拜礼是基本的一种礼仪,满清作为统治者,沿用前朝的这一礼仪,同时又加上他们自己的一些特点来行礼。把上面的杂物灰尘掸掉,表示出很高的尊重。

其二,示意清廉。当时的那种服饰,袖子里一般可以放一些钱物。拍几下袖口向主子示意,我两袖空空,是个清廉之人,里面啥都没有。

其三,没带凶器。当时的官服里面总是可以放很多的东西,为了给大官或皇帝一种安全感,掸几下袖子,就是告诉你里面没藏凶器,我是忠于皇上,忠于主子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