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軍隊的戰鬥力排名一直是軍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衆所周知,第一梯隊的當屬德國蘇聯等國的軍隊,到後面可能會有些爭議,但最後一個應該是沒有任何爭議的。這就是意大利軍隊,意大利在二戰中幹得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大家看得都很多了,在這裏也不多說了。今天我們聊一個戰鬥力堪比意大利的軍隊。

德國軍隊在二戰初期將以裝甲坦克爲基礎,戰機步兵爲輔的閃電戰運用得淋漓盡致,勢如破竹短短時間內蕩平了歐洲絕大部分地盤。甚至就連一戰強國,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法國也僅僅抵抗了40天就宣佈投降。但是德國畢竟是小國,人口資源都很有限,當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後,德國的對手變成了全世界,戰爭打到後期,德國的兵員越來越捉襟見肘,前線打得激烈,戰鬥減員嚴重,後方卻無法爲軍隊補充兵員。這讓希特勒很頭疼。

爲解決這一難題,希特勒大量招募外籍軍隊。比如在自己的僕從國保加利亞匈牙利等招募士兵,訓練後編入軍隊中發到前線參戰。其中有一隻是印度的軍隊。一個在亞歐大陸的最西邊,一個亞歐大陸的東南邊,印度緣何不遠萬里跋山涉水的去投奔德國人呢?

印度軍團,又名第950印度步兵團,主體士兵由印度人和穆斯林組成。關於印度人加入德國軍隊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因爲印度一直被英國人殖民,而英國又和德國展開了不列顛空戰,印度爲了對抗英國就去支持德國。就這樣,按照德式軍隊的模式,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後的印度軍團被分配到了北非戰場,同德軍協同作戰。當時北非的德國統帥是素有“沙漠之狐”美稱的隆美爾將軍。

隆美爾將軍是讓對手都很佩服的大將,他也是德國三大戰將之一,與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齊名。但是印度軍團沒有抱住這條大腿,揚名天下,相反出了很多糗事。德國軍隊在沙漠中往來馳騁,用閃電的速度和包抄迂迴的方式打得盟軍焦頭爛。但印度軍團卻只能在後面打掃戰場收拾殘軍敗將。甚至出現了,協同作戰的印度軍隊跟不上德國軍隊的場面,德國人在前面追英國人,印度人在後面追德國人。畫面自行腦補,搞笑程度堪比意大利軍隊。到後期,蒙哥馬利帶着盟軍反擊德軍時,連德國人都撐不住了,印度人更別說了,一觸即潰。最終德國在北非戰場全線崩潰。

德國軍隊中的這些東方面孔也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最後很多人被美國軍隊俘虜,作爲戰犯押解回印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