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我们面对恶狗的威胁时,不应该试图逃跑,这样做只会激怒它来攻击自己,而且我们也不可能跑得过它。另外,开车逃跑也是件冒险的事,洪水会将物品残骸、路面上的坑坑洼洼,以及其它可能导致危险的事物全部掩盖起来,使得道路无法正常通行。

常听到长辈们告诫我们:别多事,别八卦,别逞强,别涉险……就像美国耳熟能详的民谣:我让你脱下超人斗篷,你却和我抱怨个没完,可咱连越南都拿不下啊,哪还敢说跳山羊就没危险?生活中太多事情我们本有退路,然而很多人却选择了义无反顾

身处险境时,无论是面对海啸、持枪凶犯或是大灰熊,出于本能,人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撒丫子快跑。可是有时候逃跑可能会使你陷入更危险的境地,还不如静观其变,见机行事。

就像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s)在《赌徒》(The Gambler)里唱的那样,“你得知道何时出牌,何时弃牌;何时离开,何时继续来。”小编从这首歌中得到灵感,整理了10种千万不要草率逃离的险境。

10. 龙卷风

电视上那些狂热的暴风追逐者们深知无法从龙卷风中逃脱,他们会尽量离风暴中心远一点,避其锋芒。而对于业余爱好者,或者只是普通人来说,还是找个地方藏起来比较靠谱。在大城市里,所谓的“安全通道”在需要派上用场的时候却被各种车子堵得水泄不通,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就更不用说了,连紧急逃生通道都少得可怜。这让想逃离龙卷风的人们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试想人们被塞在路上,困在车中,一场大型龙卷风却在此时呼啸而来……

遇到龙卷风时,你最好躲进自己的地下室,或者至少尽量贴近地面,并用枕头和地毯将自己裹起来,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天上会掉下什么。

9. 熊

听过鲍勃和乔伊在树林散步遇到熊的笑话么?鲍勃为了逃命,迅速地绑紧了鞋带。乔伊说道:“你搞什么飞机?你以为你跑得过熊吗!”鲍勃回答:“我不用跑过它,跑过你就够了”!

当你近距离遭遇黑熊,灰熊或是各种熊的时候,逃跑是最蠢的办法。其实熊熊们很少主动发起攻击,但它们毕竟是野生动物,性情难以捉摸。它们奔跑的速度最快能达到每小时30英里(48公里),你觉得你能跑得掉就试试吧。不过别担心,它们通常只是想做个路人默默走开。如果你在大自然中与它们狭路相逢,你最好慢慢后退,避免和它们有眼神交流。

如果熊还跟着你,你可能得做好主动进攻的准备了,因为“装死”恐怕很难让你顺利脱身。换句话说,如果你被灰熊或棕熊打量,那么你就已被视作会对它们的孩子产生威胁的物体了。这些熊常见于美国西部,它们与黑熊的区别在于肩膀隆起,面部凹陷。

除了悄悄淡出熊熊的视线,最有用的就是你主动发起进攻。别看它们的体型硕大,力量惊人,但不论什么颜色的熊都对巨大的噪声和危险的物体有所忌惮。你应该表现得凶一点,让熊怕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跑到高地,居高临下地朝它们怒吼!冲着它们使劲挥舞棍子,扔石头!同时,当它们离你足够近的时候,可以使用防熊喷雾剂,但是千万不能失手!

8. 警方

当你与警方对抗的时候,通常都会以警方取胜为终。从警方手里逃脱不仅是个坏主意,而且有可能会使你陷入被拘捕或被指控妨碍司法公正的境地。

较好的举措是: 大方地询问警方自己是否会被拘留,当得到“不需要”的回答时,照直走开就好。甚至有时你认为自己并没有犯任何错误,但警方做了已经超出其职权范围的事情,例如:强行审问、搜身和搜车。你最好先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然后冷静并明确的表明你不同意他们这么做。必要的情况下,你可以先服从搜查或逮捕,然后在法庭上对这些行为进行公然反对。

7. 洪水

我们在面临洪水时所采取的最佳方案与我们面临龙卷风时所采取的方案恰恰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当洪水来了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的寻找地势较高的地方。

看到身边的水位急速上涨,一般人都会想快点逃离该处,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水位上涨6英寸(15厘米)就可以淹没一个人的脚,上涨18英寸(46厘米)则可以使汽车移位。

暴风、海啸所致的断裂高压线有可能依旧带电,你不小心踏错一步,就可能像美国独立日要放的烟火一样被点燃。另外,开车逃跑也是件冒险的事,洪水会将物品残骸、路面上的坑坑洼洼,以及其它可能导致危险的事物全部掩盖起来,使得道路无法正常通行。如果你的车熄火了,这时你最好选择弃车并尽快跑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6. 恶犬

当一个人被一条咆哮着的狗狂追不止的时候,他可能会产生“完了完了!要被咬死了!”的想法。人面临死亡的瞬间大脑会飞速运作,几乎把一生都反思一遍,好多东西也会看开,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会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现象。

尽管许多人会认为某些特定品种的狗,就象是比特犬(pit bull)和罗特韦尔犬(Rottweiler)之类的,比起其它类型的狗更为凶恶。其实一旦受到惊吓,任何种类的狗都会分分钟发怒,变成“恶犬”。一项研究统计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被狗咬伤的人口数量,数据表明,所有的狗其实都很危险。在某个特定时期最常见的那种狗往往会被认为是咬伤人的始作俑者。

当我们面对恶狗的威胁时,不应该试图逃跑,这样做只会激怒它来攻击自己,而且我们也不可能跑得过它。相反的,我们应该站在原地并蒙住自己的眼睛,这时狗狗会感到奇怪,于是选择静观其变而非贸贸然上前进行攻击,同时这个动作也能保护我们的脸部。尽量不要发出任何声音,这时候,狗狗很可能就会把我们当作是一棵树或是木头,并失去所有的兴趣,然后就溜走了。

5. 离岸流

事实上很多人遭遇离岸流(rip current)时不会想着要避开,而是希望能和这股水流一决高下。离岸流通常因低压产生的台风或是水流冲破海底的沙洲(sandbar)而形成,其速度可达到8英尺(2.4米)每秒。当你悠闲地在大海中尽情嬉戏时,不巧碰到这股强大的水流,你的第一个念头可能是快点游上岸,然而如果这样做了,这个“第一个念头”就可能会成为你的最后一个念头。

专家指出,人类游泳的速度很难跟上离岸流的流速,纵使拼尽全力,有片刻时间领先了离岸流,也无法到达彼岸,因为在那之前我们的力气就已耗尽并处于濒临溺死的危险状态。所以遇到离岸流,我们应该做的是,平行于这股激流游动,直到绕开离岸流,这样才有生存的可能。一般而言,离岸流的宽度小于100英尺(30米),因此,就算是那些无法绕开水流或水性不佳的人,只需要平躺在海面上,随之流动,等到漂离了激流的范围后再尝试游回海岸。

4. 地震

和以上遇到的突发情况一样,遇到地震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如果你在室内,请务必远离窗户,躲在牢固的桌子、凳子或其它有防护物体的区域下,并用枕头保护你的头部。实在不行的话,至少要贴紧墙壁,并用垫子护头。

如果你在户外,请迅速转移到空地上,远离建筑物、电源线以及其它可能在地震中震倒的危险物品。如果你正在驾驶,请迅速驶离车道,尽可能找个没有大树、交通指示牌、红绿灯以及灯柱的地方停靠。

无论你做什么,千万别乱跑。地震中大多数的伤害就发生在人们试图进入或离开建筑物的瞬间,因为会被震落的物件砸伤。

3. 丧心病狂的枪手

丧心病狂的枪手无论是出现在学校、工作场所还是电影院,给公众带来的不仅是人身安全的威胁,而且还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在这种事件现场的枪手会像等待猎物的熊或是好斗的狗一样,神经紧绷,蓄势待发,注意力容易被移动的物体所吸引,这就增加了仓惶逃跑的群众被击中的几率。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是这么告诉群众的:当你面对疯狂的枪手时,最好的应对方式是“跑、藏、搏”(Run, Hide, Fight)。但是这三字口诀中的“跑”指的是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而非仅仅跑离枪手所在的位置范围。此时,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枪手所处的场所之外,但如果可以进入一间能上锁的房间或办公室,或是躲藏在某个障碍物的后面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藏”。当“跑”和“藏”都无法实施时,“搏” 才是最后之选。

2. 狼

狼总是成群结队的四处晃荡以寻找可口的猎物,这令我们人类感到十分棘手。如果你偶然遇上它们,或是它们无意遇上了你,逃跑并非明智之举,这会让你更像猎物。庆幸的是,无意中突然遇到一批野狼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便是走霉运碰上了,通常情况下它们也不会轻易突袭你。

狼天生就是技能高超的捕食者。在捕食的方式上,它们更崇尚简单粗暴的竞技捕杀,而不是从侧面包抄突袭。但是,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我们来说,最好还是乖乖听专家的话,别想着挑衅它们了。也就是说,如果不巧我们遇到狼群了,千万不要和它们对视,低头慢慢溜走就好。

尽管它们都是群体活动,但要是附近有人群,它们便会分散开来单独行动,如果你处理得当,它们很容易便被吓跑了。如果它们在你前方,你就要尽可能的让自己看起来凶猛强大,再对着他们大吼,争取把它们吓跑。如果这些方法都不奏效,你就要赶紧蜷缩成一团,把自己的头埋得低低的,静静等待(并祈祷)这场袭击结束。

1. 鳄鱼

电影《鳄鱼邓迪》中,邓迪有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能力——他可以通过发出奇特的声音,以及做出指定的手势,使得鳄鱼们立刻安静下来进入休息状态。然而,你可不是邓迪先生。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或是自家的后院里无意中发现了鳄鱼,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二话不说撒腿就跑吧?不过我要告诉你,这种做法真的太蠢了,而且只会令它更加恼怒。想必不用我再多说了吧,你能跑多快,鳄鱼就能跑多快。

遇到上述情况的时候,最好的办法还是慢慢后退,千万别引起它的任何注意。现在你懂了吧,面对类似于鳄鱼这种危险的物种时,悄悄后退才是上计。如果这样做也没有什么作用的话,就对付它的眼睛!2011年,澳大利亚一位名叫埃迪·斯盖(Eddie Sigai)的矿工在被鳄鱼用剃刀般的牙齿拖下水后,成功地制服了这只袭击他的猛兽。

埃迪是怎么成功的呢?答案便是,他尽可能的让自己看起来像一名凶猛的搏斗者,并试图挖它的眼珠。专家称,这也不失为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鳄鱼的下巴实在是太强壮了,一般很难撬开更不用说想徒手撬开。再加上鳄鱼的皮肤十分厚实,想要刺穿它,或者哪怕只是刺伤它都非常吃力。

作者后记

有一件事是我们可以“逃跑”的,那就是:因年老而死亡。2012年,挪威一项研究指出,适度的跑步可使我们的寿命延长五年,甚至比五年还要多!大众都认为:类似于慢跑这样高冲击力的运动,对年长的人而言弊大于利。如果你费心去问一下致力于研究运动与骨关节疾病之间必然联系的专家们,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一认知是大众的误区。专家们称,有跑步习惯的人,相比于不爱运动的人而言,患膝关节与骨关节疾病的概率要小得多。看起来,是时候给外婆买一双新跑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