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無人機具有成本低、效費比好,無人員傷亡風險,使用方便等優勢,這使得它可以數量上大量裝備軍隊,甚至沒有空軍的小國家頓時有了“中低型空軍”。然而,即使最新服役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在整個指揮體系中也只能分配到一些前線持續偵察和近距空中支援這兩類任務。

本文中的所討論的無人機,將以CH(彩虹)-5察打一體無人機爲標杆的高端無人機爲例,數據對比也將以CH(彩虹)-5爲參考。有些國家的無人機性能或性價比等方面未必達到採虹5的水平。

黑龍王:查打一體無人機,C4IRSK裏的小雜工

察打一體無人機,作爲無人機的本質和察打一體的概念設計,爲它在指揮體系中真正的多用途重要任務帶來了侷限。

人駕駛的本質,所帶來的問題

既然沒有駕駛員,就得用兩種方法解決,分別是:一、遙控;二、人工智能;三、遙控人工智能=複合控制。其實,遙控和人工智能都不是什麼新概念,即使是複合控制,也不能讓兩者完全補短。

一、遙控:這確實可以發揮人腦優勢,然而,遙控就要有通信,有通信就有干擾!無論壓制性還是欺騙性!對方地盤,對方的信號更強。

例1、2011年RQ-170偵查機事件,該美國無人機被伊朗用某種方式接管後降落於境內俘虜,7年以後央視才透漏消息,是俄羅斯的反無人機技術支援伊朗後完成此次行動。

例2、2018年初敘利亞戰場上,叛軍用小無人機羣十多架攜帶土製炸彈攻擊俄羅斯基地,但俄軍使用電磁戰與近防武器聯合作戰方式,俘虜了6架並擊毀另外若干架。

例3,別以爲無線電干擾是什麼全新概念!上個世紀末俄羅斯坦克炮射導彈那個時代,激光駕束制導方式之前,用的就是無線電制導,問題也是極易被幹擾。我們完全可以把導彈理解爲某種火箭發動機的自殺式無人機!

二、人工智能:別以爲這是什麼全新概念,本質就是編程,當然電子元件微觀結構也會借鑑仿生學的人腦結構

1、別以爲人工智能一定比人腦強,例如:導彈芯片就是人工智能,導彈本質就是自殺式機器人,空空導彈也不例外。轟炸機機動性差!射程400多公里的超遠程空空導彈,在400公里外打轟炸機,轟炸機也沒法機動規避!而且毫米波雷達制導抗干擾能力也好!空空導彈最大速度4馬赫以上,最快的海盜旗轟炸機也只是2馬赫出頭。然而,駕駛海盜旗超音速轟炸機時,只要與敵人相距較遠距離,在敵人導彈追上我之前我開足加力超音速逃出其射程就行了,反正我超音速轟炸機兩馬赫速度也不慢,載油多,超音速也能飛很長時間和距離。看吧!人腦知道如何根據運用自己的優勢!

黑龍王:查打一體無人機,C4IRSK裏的小雜工

2、電腦在微觀結構上的劣勢:人腦的大腦皮層,一個神經元有1000個輸入輸出;相比之下,一個晶體管才3個輸入輸出。人腦思慮過度會誘發癲癇,而電腦直接過熱死機宕機!看看我們的智能手機和平板,後臺運行、升級、上傳數據各種發燙。像無人駕駛戰鬥機空中格鬥這種,這種複雜而綜合的計算,沒準空戰時間一長,計算機過熱死機了!

三、別以爲不用遙控就絕對保持無線電靜默和避免其他輻射,比如:偵察時回傳情報得通信;指揮體系下的雲作戰,信息共享得通信;衛星定位導航也會被幹擾衛星信號;多普勒導航一樣要發射雷達波探測地面。

察打一體,是僞多用途概念

說完無人機,再說“察打一體”概念,顧名思義,偵察打擊。發現即打擊,打擊即摧毀。然而,察打一體,是僞多用途概念,只適合承擔IRSK的部分任務

一,查打一體概念的最初源於長時間留空偵察(飛行員長時間留空近距離偵察一是危險,二是體能無法承受,比如小便問題)。後來發現,有時發現目標再呼叫支援來打擊,目標可能已跑掉,比如本拉登在阿富汗曾逃過打擊。所以,無人機也配備一些簡單武器,比如反坦克導彈等。然而,長時間留空偵察巡邏,不能帶太多武器,否則油耗大就不能長時間留空了,就好像負重慢跑的人減脂效果肯定加倍!總之,查打一體,還是“查”爲核心,“打擊”任務受長時間的偵察任務限制,“查”和“打”還成了左右互搏鬥!

黑龍王:查打一體無人機,C4IRSK裏的小雜工

二、核心任務所決定的性能和外形,決定了無法勝任其他任務!既然核心任務是持續的慢速巡邏拍攝和臨時攻擊地面目標,也就不需要高速度高機動,大載彈量,倒是對大航程、留空時間長、低速性有高要求;這就是爲什麼彩虹5有翼展20米長的平直翼而載彈量才0.9噸(將來爲了保持升力航程兼顧隱身還可能是飛翼佈局)。這種外形和性能,飛得太慢!載彈量又小也就掛紅外製導空空導彈,人家遠程雷達制導導彈的射程是長刀,紅外導彈射程是匕首!被吊打的靶子!根本沒法空戰!艦載機如何?平直翼好短距起降?像彩虹5這種20米的翼展先做好摺疊翼吧!小載彈量所能掛載的空地導彈也只是反坦克導彈,掛不動遠程或重型的反艦導彈。

總之,無人機作爲無人駕駛的本質有着本質的問題,而察打一體概念也只適合IRSK的部分任務。(2018年5月10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