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2019年5月28日— 2019年9月1日

展覽地點:上海博物館二樓第二展廳

展覽簡介:

明代正統、景泰、天順三朝(1436—1464)正值15世紀中期,其間經歷了兩次兄弟間的帝位更替和政局動盪。在官方瓷器燒造方面,與輝煌的宣德(1426—1435)及成化(1465—1487)相比,此三朝29年中的景德鎮瓷器製作情況不甚明瞭,也不清楚哪些傳世器物是屬於這一時期製作的。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包括官瓷產品不書款識,人們對官方文獻的認識不足,重要民窯產品也缺乏相應的斷代依據。所以長期以來,幾乎沒有人評說這一時期燒造的產品,陶瓷史家更是稱這一階段的瓷器發展史爲“空白期”或“黑暗期”。

三四十年前,學界開始關注並研究這一時期相關器物及其燒造歷史,田野考古更是取得了重大的進展。1988年,景德鎮珠山明代御器廠舊址發現了正統朝的燒造遺存。2014年,又發現了屬於正統到天順時期的地層,並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重要的瓷器標本,進一步揭開了“空白期”的神祕面紗。

熱點詳解:

上海博物館與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聯合舉辦此次大展,以上海博物館收藏品和大量窯址考古發掘瓷器及標本爲主,並向包括故宮博物院在內的海內外26家博物館和收藏機構借展藏品和出土器物。其中除了正統到天順的皇家官瓷外,還有這一時期與分封藩王相關的產品和民窯瓷器。從品種和質量看,很多產品並不遜於宣德、成化朝的瓷器。

背景介紹:

值得指出的是,把國內外15世紀中期官民窯代表性器物大批量集中展出的情況尚屬首次,這裏要特別感謝各相關借展機構和人士的大力支持。希望通過此次藝術性、學術性、探索性兼具的展覽,對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景德鎮瓷業發展情況和具有時代特點的產品,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和客觀的評價,較爲系統而真實地還原這一階段的瓷器發展史。

部分展品:


紅綠彩蓮荷紋蓋罐

明正統—天順(1436–1464)通高31.8釐米口徑15.7釐米底徑13.5釐米

1974年四川省平武縣古城鎮小坪山明代龍州宣撫司土官僉事王璽家族墓地出土,平武報恩寺博物館藏。

此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下收,平底內凹,底無釉。蓋呈覆鉢形,有鈕。通體施紅綠彩,頸飾錢紋,肩、脛部飾蓮瓣紋,腹部繪蓮花、水草紋。蓋面分飾二週蓮瓣及纏枝花卉,均爲釉上彩。造型規整,紋飾繁密、飽滿。


青花“天順五年”紀年堆塑蟠龍瓶

明天順五年(1461)高29.8釐米腹徑20.0釐米

香港藝術館藏。

此瓶頸部細長,溜肩,扁圓腹,斂足。圈足脫落成平底,頸上部曾被磨去,口沿缺釉露出胎土,相信此器原本是一蒜頭瓶。瓶身紋飾分三部分,各以青花弦紋分隔。第一部分由口沿至頸部貼塑高浮雕螭龍一條,螭龍昂首蟠曲,龍身施鈷藍料。長頸空隙部位以青花繪飾金錢、蕉葉和方勝等雜寶紋,近肩處飾山石草葉紋。第二部分於扁圓腹部繪纏枝牡丹紋一週。第三部分於腹下近足處以青花楷書題記47字:“夏(下)梅田都鐸源汪村社,奉佛弟子程鋹妻鄭氏喜舍香爐一,付入本里華林供養,伒俅宦途清吉。天順五年秋九月吉日題。”此器通體施白釉,胎體厚重,青花濃豔,藍白相映,釉色瑩潤。

此瓶器底書“天順五年”青花銘文,彌足珍貴,並對探討宣德以後三朝瓷器的發展,甚具研究價值。


青花孔雀牡丹紋梅瓶

明正統—天順(1436–1464)高35.5釐米口徑6.1釐米足徑12.1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瓶通體以青花裝飾,肩部繪覆蓮紋;腹部主題紋飾爲孔雀牡丹紋,一雌一雄兩隻孔雀,中間以洞石牡丹相隔;脛部繪仰蓮紋。底露胎無釉,有很多鐵鏽色斑點,修足簡單隨意。

孔雀雖非中原本土所產,卻很早就被引進,並深受喜愛。在文學和藝術品當中表現孔雀形象的作品較爲多見。在瓷器上最早繪孔雀紋飾的是唐代的長沙窯,元代青花瓷器中孔雀紋開始多見,明代永樂、宣德時期少見,而到了正統、景泰、天順時期又逐漸增加,多出現在梅瓶和大罐上,國內外的很多公私機構均有收藏。

從製作工藝和繪畫技法上來看,這些繪孔雀紋的瓷器缺少官窯瓷器的工整嚴謹,多了些民窯的隨意率性,所以應該都屬於景德鎮民窯的產品。2014年在景德鎮珠山發現的空白期地層。


青花雲龍紋大缸

明正統(1436–1449)高65.5釐米口徑56.5釐米 底徑51.0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直口、斜直頸,弧腹較直,足微斂,平底。口沿爲卷草紋,肩、脛部各飾變形蓮瓣紋一週,腹間繪五爪行龍兩條,雙目圓瞪,四肢健碩,鬚髮飛揚,極具宣德遺風,間以火珠祥雲,氣勢恢宏。

大龍缸製作極費工料,據《江西省大志?陶書》記載,造坯需要“每日加泥一次,計十八日可成。缸坯候幹,又利坯二日,洗補二日,上泥漿二日,共計一月可成坯五口”。御器廠內設專燒龍缸的“龍缸大窯”,原有32座,後改爲16座,一窯每次只燒一口,燒時需“溜火七日夜,然後起緊火二日夜……又十日窯冷方開。每窯約用柴百二十槓,遇陰雨加十槓”。因爲大龍缸體量巨大,胎壁甚厚,溫度稍低無法燒透,稍高則易坍塌窯裂,燒成者“百不得五”。

青花博山爐

明正統—天順(1436–1464)高30.0釐米底徑27.0釐米

2014年明代景德鎮御器廠遺址(珠山北麓)出土,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博山爐是中國漢、晉時期民間常見的焚香所用的器具。爐呈山形,山形重疊,象徵傳說中的海上仙山。此器通體以青花勾勒山形輪廓。

 

網易刊登此文僅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絕不代表網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