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uitar World 採訪了 John Petrucci 並做了系列視頻和文章。小編 Moa 在此分享給大家,看看我們的JP爸爸這一路是如何成長的。

  

  在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一部分人被創作所吸引。你會發現很多音樂人也喜歡畫畫、寫作等。如果你也是「不僅僅是想創作,而是真的需要創作」,那希望你也很幸運地把音樂當做了自己表達方式。我很幸運的是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接觸音樂,雖然那時我對畫畫和各種視覺藝術也感興趣。我就是被吉他所吸引了。

  在長島長大的那段歲月裏,我所認識的幾乎每個人都會演奏樂器,那時也有特別多的樂隊。你甚至走在街上就能聽到車庫樂隊(garage band)在演奏,學校裏還有樂隊比賽。收音機裏也經常會出現吉他,所有的搖滾電臺經常播放齊柏林飛艇、Boston、Ozzy、ACDC、黑安等。我需要尋找一種方式來發泄我的創造力,而吉他與音樂便順理成章的成了助我達成此目的的方式。

  在我年少時,我一直有個夢想紮根在心底:站在舞臺上演奏吉他。那時我都沒進樂隊,也不懂樂器,但吉他就是深深的吸引了我。我聽着收音機裏播放的音樂,也不知道那些吉他手是怎麼做到的。我聽到過鐵娘子的兩個吉他手演奏harmony lead,但當時我完全不知道那是怎麼辦到的。等到我開始彈琴的時候,我就想「誒?另一部分在哪?」。

  我還記得範海倫那些風格迥異的演奏技巧,比如點弦,然後就在想「這聽起來不像是吉他」。說實在的,我當時根本不知道吉他該怎麼演奏,但也確實被它吸引住了。我喜歡 hard rock、heavy metal,它們戳中了我的心。我愛鐵娘子、愛Metallica。

  隨着我彈琴越來越好,我開始研究搖滾和金屬之外風格的吉他手,Steve Morse、the Dixie Dregs、Return to Forever 的 Al Di Meola 以及他的個人專輯、還有 Allan Holdsworth。最後我把我所受到的薰陶再結合到一起聚於自己身上。

  有兩個樂隊,我聽到後特別的驚歎,就是那種「我一定要學這個!」的感覺。Rush 和 Yes,這兩個樂隊。尤其是那兩個吉他手 Alex Lifeson 和 Steve Howe,真的是極大的影響了我的演奏、創作、吉他部分的編排。你看夢劇院,我們和 Yes 的樂器組是相同的,只是他們的吉他和鍵盤更寬廣、更前衛搖滾。

  顫音

  我那時聽到了顫音,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有一天,我正在練鐵娘子的solo,我把播放速度降到一半,顫音聽起來像是反覆的扭曲琴絃。這我才意識到,原來演奏顫音就是把一個音符推向另一個音符再釋放回來,如此反覆。

  在我開始學琴那會兒,我還練ACDC的solo,我能演奏出正確的音符,但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模仿出那酷炫的顫音。要麼有人給你演示看,要麼我就得靠自己的悟性來發掘了。顫音就像指紋一樣,每個人的顫音都不同。如果你能模仿出某些吉他手那獨具特色的顫音,就足以讓人聯想到那位吉他手。

  清晰

  還一個我遇到的檻兒時「怎樣才能讓我的演奏聽起來更棒?」但卻有很多方法可以讓我的演奏更糟,比如左手用力過猛壓得琴絃音高扭曲,或者該顫音不顫,不該顫瞎顫。一句簡單的樂句,你可以通過沒有推絃擊勾弦顫音等等,來讓這樂句變得更加無聊。吉他很狡猾,你需要仔細聆聽你所發出的任何聲音有哪裏不足,以便讓你的演奏儘可能更好。

  

  在一條旋律線裏,串音符時,我不想讓之前的音符繼續響,尤其是大失真的時候。每個人的處理方法不盡相同,我會把右手在琴橋附近搭着,以制住我未演奏的琴絃的聲音。與之相法的情況是右手懸空不碰弦。雖然技巧上的物理變化很微妙,但聲音的改變卻是巨大的。對自己的每個細節要有高度的意識。

  強力和絃

  我的觀點是,演奏和絃要分爲兩種情況看待,一種是clean,一種是失真下的。關於失真和絃,有兩件不同的東西影響了我,並最終融入進我自己的創作。

  首先第一個影響是來自於Rush。Alex Lifeson 的和絃延伸得很開,擅用空絃音,讓自己的吉他即使在三重奏中也不會顯得很小氣(例17、18)。還一種情況是把基本的橫按和絃加上二音或九音。參考例19、20,Rush風格的sus2強力和絃。

  第二件影響我和絃觀念構築的是:讓雙音和絃(Double-stop chord)的色彩更豐富,像是降五音,或者sus4,而不是簡單的根音-五音,或者根音-五音-九音。

  這個影響是來源於聆聽早期的Queensrche(例21、22),我在夢劇院的《Metropolis》裏就是這麼用的。例23就是一個對雙音和絃做文章的riff,圍繞着E和絃,色彩變化靠四弦上的音的變化。我們還可以把降五音和絃加進來(例24)。而例25便是出自《Metropolis》。我們來把前幾條簡單結合一下,可以是例26這樣。

  這個技巧學會之後,我們把和絃進行給擴展開試試,先來個簡單的E5-C5-D5。雖然這和絃進行很簡單,但通過這樣的技巧,我們的音響效果更寬廣、更多的音樂上的信息傳遞出去了(例27)。

  我以E5爲基礎,根音-五音,這樣。如果我把五音移高半音,就恰好成了C/E和絃,即C和絃的第一轉位(例28、29)。現在我們用這個技巧試着從C5移動到E5(例30),是不是還有點像Metallica。

  擴展強力和絃

  我們在例31和32中把五和絃加了一個小指,形成:根音-五音-九音。我們現在用這種技巧來豐富和絃,寫一條有內在旋律線條的和絃進行(例33)。

  還有一個很酷的小技巧是:低音是七音,也就是第三轉位。也就是例34,要記得空弦E(七音)。這有一種漸進、神祕的感覺。結合上面這兩條例子再寫一條riff(例35)。

  和絃部分到此告一段落,

  接下來還有音階和旋律模進小技巧的分享,

  盡請期待即將更新的下一期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