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有的人之所以會死不認錯,歸結於合理化的心理防禦機制。我更明白阿明生氣在什麼地方,他不是氣新人做錯了文案,而是氣她做錯文案後還死不承認自己做錯了。

爲什麼這麼多人明明錯了,還偏偏死犟不認錯

文/柳樹招風

01

最近同事阿明要氣炸了。

前段時間公司來了個新人,經理把新人分派給阿明照料,要阿明多帶帶新人。

結果這段時間這個新人總是做錯事,警告了N次也不管用,最後在經理那還要阿明爲她背鍋。

“第一次做文案,我把所有大綱,細綱都找給了她,讓她照着大綱做就好,結果她竟然完全不照大綱做,主題不知道偏到哪裏去了。”阿明憤憤地說道。

“但第一次嘛,犯錯很正常,我們第一次來也不熟悉,我也沒怪她。我又額外找了一大堆素材,特意囑咐她在這些素材裏總結整理,結果你猜怎樣?”阿明反問我。

我搖搖頭。

“結果她把我的大綱給刪了,我找的那堆素材她看都沒看,她又做了一篇偏題的文案給我。我讓她不要亂刪我給她的東西,她竟然說我的大綱有問題,這篇文章照她那樣改會好一些。”

“最後我當着她的面把她那篇文案給主管看,主管不知道是誰做的,直接駁回了。就這樣,她還是不承認自己做錯了。”

看着臉都有些氣紅的阿明,心裏有些好笑。

其實剛到公司的時候我也覺得那位老同事讓我做的文案有些問題,但後來待久了才知道。

就一篇文案而言,這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最適合公司的。

我更明白阿明生氣在什麼地方,他不是氣新人做錯了文案,而是氣她做錯文案後還死不承認自己做錯了。

有些人不僅常犯錯誤,更會死不承認自己所犯的錯。

02

在生活中,有時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當有問題或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們從來不承認錯誤。

即使最後誰對誰錯已經非常明顯,他們寧願抱着自己錯誤的觀點,也死犟着不肯認錯。

新三國演義裏有這麼一段形容曹操的話:知錯,改錯,不認錯。

由此可見讓一個人能夠認錯是有多麼的難,就連在史書上留下濃墨一筆的曹操,也是個不認錯的人。

關於這一點,有的人曾這樣說過:我能接受一個容易犯錯的人,但絕不跟從不認錯的人相處.

造成犯錯的原因很多,甚至有些錯誤大多是可以理解。

但死不認錯永遠是這個人的人品問題。

話又說回來,爲什麼那麼多人不肯認錯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有的人之所以會死不認錯,歸結於合理化的心理防禦機制。

所謂心理防禦機制,指的是當我們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我們的心理就會具有自覺或不自覺的想要擺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傾向。

所以理論上來說,越在乎面子,自尊心越高的人,就越不會承認錯誤。

地位較高的人永遠不喜歡向地位低的人認錯。

03

曾經有一個朋友問我一個問題,我覺得挺值得思考。

他問我:老年人爲什麼都不認錯,他向他爸解釋過多少次那三萬塊錢的磁療牀墊是假的,他爸爲什麼就是死活不相信。

他爸今年55歲,身體不是太好,有些風溼,血管比較粘稠。而且非常固執,朋友和醫生的話他爸爸都不聽,就喜歡自己找些偏方,中藥來喝。

去年五月份朋友回家發現他爸爸被忽悠買了一堆的保健品和所謂的磁療牀墊。朋友家並不是太富裕,他父母平時也非常節儉,去醫院花錢檢查都心痛的不得了,買這幾萬塊的假貨卻眼睛都不眨。

但考慮到父母的自尊問題,那一次朋友也沒說什麼。而是拐彎抹角的給父母普及了那些銷售的套路,讓他爸以後別再相信這些東西。

但前段時間朋友再去看他父母的時候,他爸又買了1萬多的水機,1萬多的高壓脈衝治療器。這次朋友受不了了,苦口婆心勸他爸半天,他爸就是不聽。

“我差點都跪在我爸面前了,他爲什麼寧願相信那些騙子,也不相信他兒子。”朋友發自心底疑惑地問我。

我說有可能真相不是太複雜,而是人性如此。

你爸當爹20多年,忽然有一天兒子告訴他,他錯了,他能認嗎?

你爸文化水平低,你看起來很簡單的原理,那是因爲你學過高中物理。你爸沒學過,騙子帶他上了幾堂講座,他就信了。

你爸可以從任何人的嘴裏學到一些道理,但就是不能讓你教他這些道理。

這就是人性。

04

關於【死不認錯】的人有着怎樣的心理?

知乎上有個高讚的回答:總有人在爭論中不自覺地把捍衛觀點變成了捍衛尊嚴。

一件事情,爭論到最後誰對誰錯已經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外人面前把這個面子,這口氣爭下來。

人總會下意識的把自己的觀點當成自己的一部分,進兒對其進行非理性的保護。

那麼這時候有人說你觀點錯了,你會自動誤解爲這個人不是在說你的觀點,而是在說你這個人。所以對錯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拼盡全力保全自己。

而且犯錯總是一件讓人很不安的事情,爲了消除這種不安,我們的心理很容易啓動一種合理化的防禦機制。

所謂合理化就是當一個人的行爲不符合社會規範的時候,就會自動蒐集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給自己一個合理的理由,以減少焦慮的痛苦和維護自己的自尊免受傷害。

所以那位新同事明明做錯了方案,卻死犟着不認錯。

那些老人明明買了一堆沒用的保健品,也不會聽兒女半句所謂的“真相”。

有時候真相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沒做錯”

相關文章